科研产出
西瓜品种资源对枯萎病和蔓枯病的抗性鉴定
《植物保护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国内外引进和育成的78份西瓜品种资源进行了枯萎病和蔓枯病的人工接种双重抗性鉴定,筛选出Smokylee、Summit、Sugarlee、Calhoun Gray、Dixielee、Texa W5、Conqueror等9份高抗枯萎病的单抗种质,及AU-Sweet Scarlet、AU-Jubilant、AU-Producer、W6-9、W23-18和W23-47为中抗蔓枯病兼抗枯萎病的双抗种质,并对双抗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


红枣扇形修剪的调控方法
《农村科技 》 2009
摘要:红枣营养丰富,枣树不仅创造经济价值,还可改善生态环境。在南疆地区枣树快速发展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树形是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整形可通过合理技术的应用,改善树形。本文通过对枣树进行扇形整形修剪,分析枣树生长规律,采用相应的栽培手段及调控措施,扭转树体伸展空间的发展限制,延长生长年限,以达到提高枣树经济效益的目的。


早熟加工番茄新品种屯河8号
《中国蔬菜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屯河8号是利用美国引进加工番茄品种分离选育的自交系N-375和N-47配制的早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2001~2002年在海南选配组合,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3年进行生产试验,2004年开始大


施肥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肥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推荐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增产57.0%,每公顷增收7588元。氮素对加工番茄产量贡献最大,其次是磷素和钾素。施肥不但可以影响加工番茄各个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总的积累量,还可以影响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及积累的趋势。施氮可以提高成熟期叶和茎中钾素的含量;施钾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成熟期叶和茎中钾的含量,还可以提高果实中氮的含量。加工番茄吸收的养分50%以上都聚集在果实中,随采摘移出,容易造成土壤中氮钾养分的不足。因此,在今后氮钾肥的施用时应考虑后期补氮钾。测土推荐施肥处理加工番茄产量在91680 kg/hm2时,每形成1000kg果实产量的养分吸收量为N 3.28 kg、P2O50.58 kg、K2O 3.10 kg,N∶P2O5∶K2O为1∶0.18∶0.95。


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合理选择——以浙江省为例
《农机化研究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却仍未能控制住耕地的流失。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合理选择是耕地保护政策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采用了AMIRA(1,1,1)和GM(1,1)、信息熵及多元回归等多种预测方法,以耕地资源贫乏的浙江省为例,从耕地生产粮食和提供农民收入的功能出发,确定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所需的区域耕地保护规模;对耕地减少和增加的途径分析,得出耕地的供给量,计算耕地供需平衡指数,得出以保证人们生存安全为2007-2020年浙江省的耕地保护目标。这一目标既能保证特殊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又能满足社会各业用地,实现了浙江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的计算——以浙江省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态足迹模型是分析人类对自然资本的需求和自然资本的供给情况的有力工具。为更加准确地核算中小尺度的生态足迹,论文建立了"省公顷"模型,明确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在计算方法上,首次引入热值的概念,克服了不同类型生物产品不能直接加总的难题。以浙江省为例,应用本方法测算了2005年各类土地的均衡因子和各市土地的产量因子。其均衡因子分别是:耕地为2.82 s-nhm2/hm2;草地为0.11 s-nhm2/hm2;林地为0.35 s-nhm2/hm2;水域为0.17 s-nhm2/hm2等。结果与国际上通行的数值和国家公顷下的数值存在较大差异,但通过分析认为,文章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客观地表达了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是合理的。最后,指出文章所构建的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合理,该计算方法可推广到国家层面;在进行省域层面的生态足迹分析时,模型应采用"省公顷"对应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以使分析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省公顷 转换因子 转换方法 热值 可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