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陆地棉矮化突变体及其SSR指纹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离子束注入陆地棉种子,经过连续6~7代繁殖和筛选,发现的突变株系形态表现一致、株高≤75cm,植株后期不徒长,不发侧枝,自封顶,该突变株系命名为"矮化(免打顶)突变体"。以该棉花矮化突变体为材料,研究了SSR-PCR反应体系中各主要成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优化了适宜棉花SSR反应体系,并从分子标记的角度表明了矮化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较,具有较多基因突变和遗传差异;从形态学的角度研究表明突变体能够自然控制植株高度,能够实现棉花突变体免打顶,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和污染,降低农民劳动强度、生产成本,提高棉花产量、纤维品质,推动棉花生产的全面机械化和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棉花 矮化 SSR标记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产极端耐热木聚糖酶条件的优化

食品科技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基因工程菌Bacillus subtilis-xyB在摇瓶发酵水平产极端耐热木聚糖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基因工程菌发酵产极端耐热木聚糖酶的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是:4%麸皮、1%(NH4)2HPO4、0.1%K2HPO4、0.2%吐温80、1mmol/LFe2+,初始pH为自然值(7.0)。优化后的摇瓶发酵条件是:36℃、转速180r/min、50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培养基、接种量2%。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培养18h酶活力达到最大值10.71XU/mL。与优化前相比,产酶最高峰提前6h,而木聚糖酶活力是优化前的2.5倍,本实验得到的优化发酵条件大大提高了重组菌产酶能力。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极端耐热木聚糖酶 产酶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进行深入研究,利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采用加性-显性模型对6个小黑麦亲本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5个饲草品质性状的基因效应和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的遗传受加性、显性和上位性及环境效应控制,粗纤维、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的遗传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粗灰分的遗传受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饲草品质性状中除无氮浸出物外其它性状均表现出明显的自交衰退现象。

关键词: 小黑麦 饲草品质性状 基因效应 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棉花膜上穴播精密排种部件的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目前新疆棉花播种机械排种部件排种籽粒数多的实际情况,研制了能够实现精密播种的穴播排种部件,有效地实现了精密播种,减少了种子浪费,减轻了农民负担。经田间试验和生产考核表明,该部件具有结构新颖、可靠性高等显著特点。

关键词: 穴播 精密 播种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打瓜白粉病的发生及化学药剂防治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打瓜白粉病是打瓜上最严重病害之一,给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探讨白粉病的发生特点、防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2008年通过调查得出,福海县打瓜白粉病的发病初期为7月初,气候条件适宜时,7月底8月初病害达到高峰值,发病率可达100%,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重。2007年通过药剂筛选试验,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福星、敌力康,防治效果达77.02%、73.90%。因此,控制好打瓜白粉病的严重危害,必须抓住防治关键时期,于病害发生前期,即6月底7月初进行喷药预防,以后每隔7~10 d喷药防治一次,喷3~6次,可以取得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打瓜白粉病 发生 杀菌剂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面灌溉条件下高产棉田水肥耦合的产量效应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棉43号为材料,采用"3414"方案,在新疆沙雅新垦农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地面灌溉条件下不同水肥耦合水平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棉花产量的水肥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水肥耦合水平对棉花产量都有显著影响;各因素对棉花产量的效应顺序为:施磷量>灌溉量>施氮量;各因素间耦合效应顺序为:氮、磷>氮、水>磷、水;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为:氮肥用量为545.55 kg/hm2,磷肥用量为199.8 kg/hm2,灌溉量为6 429.3 m3/hm2。

关键词: 棉花 地面灌 水肥耦合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区土壤盐渍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

土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遥感技术,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1989年TM和2001年ETM遥感影像和实际收集资料为基本数据源,在对影像准确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盐渍化发生发展规律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该区土壤盐渍化向加重方向发展,中、重度盐渍地分别由1989年所占11.22%和4.37%上升至2001年17.68%和5.17%,12年来人类活动对于土壤盐渍化过程干扰作用显著。

关键词: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 盐渍化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农业科研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西域图书馆论坛 2009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进行电子资源建设的策略利提高利用率的措施,并对图书馆电子资源合作与共享,以实现馆藏文献的高获知率和高获得率。

关键词: 科研单位 图书馆 电子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鲍菇褐斑病的抑菌剂筛选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硫酸新霉素、硫酸链霉素、多粘菌B、硫酸庆大霉素等4种抗生素和黄斑消、细菌病杀、疣克星等消毒剂对杏鲍菇褐斑病的病原菌细菌Pseudomonas tolaasii药剂筛选,采用纸碟法,以抑菌圈的大小,测定杀菌效果表明,消毒剂的防治效果黄斑消>疣克星>细菌病杀。生产上防治细菌性褐斑病首选黄斑消。四种抗生素抑菌效果表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硫酸链霉素>多粘菌B。4种抗生素有效成分Ec_(50)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多粘菌B>硫酸链霉素>硫酸新霉素>硫酸庆大霉素且其差异显著,其中多粘菌最高为7.67μg/mL,硫酸庆大霉素最低0.73μg/mL。

关键词: 杏鲍菇褐斑病 抗生素 消毒剂 纸碟法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甜瓜果实品质及调控研究进展

长江蔬菜 2009

摘要:西瓜甜瓜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近年来品质呈现下降的趋势。西瓜甜瓜的品质包括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而品质的形成又受品种、土壤环境、肥料供应、水分供应、栽培方式、生长调节剂以及采收与贮运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要针对以上因素,从改进育种手段和栽培技术2大方面来改良和提高品质。

关键词: 西瓜 甜瓜 果实 品质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