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鄂大麦507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裸大麦鄂大麦507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密度下,鄂大麦507群体最高茎蘖数较高,但成穗率偏低;在低密度下,最高茎蘖数较低,但成穗率较高。施氮量是影响鄂大麦507产量的主要因素,试验最高产量的密肥处理组合为每公顷210万基本苗、施氮水平165kg,单产为5156.87kg/hm2。密肥处理对鄂大麦507不同产量性状的影响效应不一致,有效穗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密度和施氮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密度。高密高肥易导致植株变高,增加倒伏的危险;在低密高肥条件下,穗长增加、每穗小穗数增多;在高密低肥条件下,穗长变短、每穗小穗数变少。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是影响鄂大麦507产量的主要因素。鄂大麦507生产上实现高产的栽培技术方案为前期促分蘖、中期保成穗、后期利于充分灌浆。
鄂西北烟区土壤肥力特性及肥力因子变异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 079份土壤样品的调查结果表明,鄂西北烟区大部分土壤比较适宜生产优质烟叶,47%和26%的土壤速效磷、钾严重缺乏,但部分土壤碱性偏强和供氮水平过高是影响该区域烟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武汉市郊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分析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 2009
摘要:通过采集武汉市郊农田表层土壤,用GC-ECD法分析了土壤中HCH(六六六)、DDT(滴滴涕)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HCH残留低于DDT,∑HCHs介于0.18~18.90 ng.g-1,平均值为1.97 ng.g-1,∑DDTs介于1.82~165.34 ng.g-1,平均值为31.41 ng.g-1;残留水平较高的是p,p′-DDE、p,p′-DDD和p,p′-DDT.部分表层土壤中的∑DDTs超出了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自然背景值.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郊土壤中HCH及DDT的含量处于低浓度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瓠瓜杂交新品种鄂瓠杂3号
《长江蔬菜 》 2009
摘要:鄂瓠杂3号是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蔬菜科技中心用福建永泰地方品种圆筒瓠(P8)作母本,浙江宁波地方品种长青蒲(P4)作父本选育的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瓠瓜新品种,原代号为96-3(商品名清丰)。2007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为鄂瓠杂3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母猪接种PRRS疫苗预防PRRSV垂直传播的效果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分别对10头母猪进行免疫。选择20头后代,在20日龄、30日龄、40日龄时分别采集血样进行跟踪监测。结果PRRS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15%、5%和35%、20%、5%,显示用两种疫苗免疫的母猪后代体内获得性母源抗体水平均不高,且持续时间较短。因此,仅靠对母猪进行免疫难以预防PRRSV的垂直传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熟液中不同添加物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了在成熟液中分别添加0.1%PVA、10%FBS和不同浓度的EGF(20、30、40、50 ng·mL-1)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以确立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成熟液中添加0.1%PVA和10%FBS后,对猪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对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36 h的卵裂率和第6天的桑葚胚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不同浓度的EGF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添加30和40 ng·mL-1 EGF组在36 h的卵裂率要极显著地高于添加20和50ng·mL-1 EGF的两组(P<0.01);而分别添加30、40和50 ng·mL-1 EGF 3组处理在第6天的桑葚胚率无显著差异,且极显著地高于添加20 ng·mL-1 EGF组的(P<0.01)。所以,在成熟液中添加0.1%PVA可以替代10%FBS,尤以添加30 ng·mL-1 EGF组对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效果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5%二氯吡啶酸对油菜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在油菜田的应用前景,采用田间试验、取样考种和仪器测定分析的方法,观察了其对油菜田主要阔叶杂草的控制作用和光照强度、肥水条件及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对油菜田主要阔叶杂草大巢菜和稻搓菜的防除效果较好,施药后40 d的防效分别为93%~100%和90%~100%,施药后60 d的防效分别为94%~100%和91%~100%;对油菜田牛繁缕和禾本科杂草看麦娘、菵草等防效较差。使用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后,随着用药量的增加,田间透光率逐渐上升;同时降低了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改善了油菜生长的光照和肥水条件,显著提高了油菜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