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长江蔬菜 2009

摘要:魔芋,别名蒟蒻,属多年生天南星科草本植物。魔芋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露聚糖的经济作物,在食品、医药、工业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魔芋病害的发生也不断加剧,尤其以软腐病最为严重,可导致魔芋产量损失30%~50%,甚至80%以上或者绝收,因此如何防治魔芋软腐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RAPD-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徐薯22的基因组DNA作为PCR反应模板,以随机引物进行RAPD-PCR反应,通过设置TaqDNA聚合酶加量、MgCl2浓度、dNTPs浓度、模板DNA加量、引物加量的不同梯度,探索出一套适合甘薯RAPD-PCR的最优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体系25.0μL,2.5μL的PCR 10×Buffer、0.15U的Taq DNA聚合酶、3.0 nmol·μL-1的MgCl2、0.6 nmol·μL-1的dNTPs、40 ng的DNA模板、40 ng的RAPD引物。

关键词: 甘薯 RAPD-PCR 反应条件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畜牧与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不同胎龄、消化液、培养液对转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分离和培养的影响,并对其生长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12.5~14.5d胎龄的GFP-MEF分离效果最好,0.25%胰蛋白酶+0.02%EDTA所用时间短,消化后培养细胞贴壁率高;GFP-MEF形态以小梭形为主,呈漩涡状、鱼群状生长;最佳培养液为DMEM添加10%胎牛血清。研究获得了实验室分离制备GFP-MEF的方法,为制作饲养层和进一步构建转基因动物奠定基础。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分离 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城市水稻肥料效应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为了更好地指导农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对一组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的分析,对应城市水稻土壤的养分丰缺指标和水稻作物肥料养分施用指标进行了初步修订。

关键词: 水稻 测土配方施肥 肥效试验 湖北应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求真务实服务“三农” 锐意进取创建“双高”——《湖北农业科学》办刊经验浅谈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

摘要:《湖北农业科学》杂志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日积月累,逐渐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该刊与时俱进,服务"三农"工作求真务实,在创建"双高"期刊方面锐意进取、创新思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 湖北农业科学 办刊经验 服务“三农” 创建“双高”期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水平下鄂麦18氮养分积累规律及产量变化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氮素6水平4重复随机区组大田试验设计,研究鄂麦18氮素营养积累规律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鄂麦18的子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植株含氮量均增加,但当氮水平达到225kg.hm-2时再增加施氮量增产不显著;从苗期到成熟期,不同处理小麦植株含氮量逐渐下降,氮吸收积累量在齐穗开花期前呈逐渐增加趋势,成熟期出现下降,这可能与植株氮素挥发和淋溶损失有关。所以,在湖北省小麦种植区中等肥力条件下,鄂麦18适宜施氮量为225 kg.hm-2,单产可达6 948 kg.hm-2。

关键词: 氮水平 干物质 植株氮含量 植株氮积累量 小麦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绿豆地方种质资源鉴定和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现代农业科学 2009

摘要:对湖北省338份绿豆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鉴定和评价了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产量、百粒重等主要数量性状,并对部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品质鉴定。结果表明,湖北省绿豆豆资源在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这2个性状上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品质方面,绿豆粗蛋白含量的变异性较大,遗传多样性高,各种质间总淀粉含量差异较小,遗传性状相对稳定,但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在不同的种质间有一定的差异。湖北绿豆的抗病虫性普遍较差,大部分种质都为高易感资源,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加强本地品种的改良和外来优异种质的引进。另外,结合田间考察和筛选,发掘出了一批对绿豆遗传育种有益的种质资源材料。

关键词: 湖北 绿豆品种资源 鉴定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强化甲醇—乙醇混合体系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09

摘要:对超声波强化甲醇/乙醇混合体系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优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酯交换反应的前5min,超声强化条件下的转酯化率比机械搅拌高13.1%。超声波有更明显的强化作用,它能有效提高酯交换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最终的转酯化率;在反应前5min,频率28kHz条件下的转酯化率比45kHz高0.34%~7.55%;超声波功率为80,90和100W时,转酯化率最大,且随时间的变化几乎完全相同,说明功率80~100W时,超声能量的提高对反应体系的影响作用饱和。最佳超声波辅助条件是频率28kHz,功率80W,此时反应5min的转酯化率接近100%。

关键词: 超声波 甲醇—乙醇混合体系 生物柴油 酯交换法

部分湖北海棠种质的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17对SSR引物对来自鄂西地区的兴山、房县、竹溪、宣恩、鹤峰、建始以及山东临沂等地33份湖北海棠种质和2个苹果属近缘种进行了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在33份湖北海棠中共扩增出12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7.12个,平均多态性比率为98.3%;除GD15、GD162和Z71981外的14对引物中任意一对均可区分所有供试材料,在17个SSR位点上共检出供试33份湖北海棠试材分属6个基因型,表明湖北海棠种下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此外,倍性检测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均为三倍体基因型。

关键词: 湖北海棠 种质鉴定 亲缘关系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工艺条件的优化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竹节参皂苷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比色法测定竹节参总皂苷含量,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对竹节参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竹节参总皂苷提取效果的影响顺序为:超声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浓度70%乙醇,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超声功率为32kHz,提取3次,每次30min。在该提取工艺下总皂苷得率为13.15%。[结论]优化出了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该工艺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得率高的优点。

关键词: 竹节参 竹节参总皂苷 超声提取 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