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湖北省近200年大冻年表的建立及频率特征的初步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根据历史文献灾情记载以及近代气象资料,按照一定标准,建立了湖北省过去204年(1805~2008年)大冻年表,并依据大冻年表分析了大冻的年代际变化、周期性及其与太阳黑子变化和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结果表明:1)过去204年共发生大冻33次,平均每10年发生1.62次(约6.2年一遇);2)在冷期平均每10年出现2次大冻,而在暖期平均每10年出现1次大冻;3)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冻年存在准80、24、10、4~6年周期震荡,此后24、10年周期快速衰减,4~6年周期依然存在;4)近100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大冻年平均每10年出现2.3次,重现期为4.3年;暖位相时期,大冻年平均每10年出现1.3次左右,重现期为7.5年左右;5)近200年的大冻年并不都出现在太阳黑子的峰值或谷值年,不过最近100年太阳黑子谷值年大冻出现频率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飞虱田间致害型监测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田间褐飞虱主害代的混合种群进行了致害性的测定。结果表明,2008年田间褐飞虱致害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原来以生物Ⅰ、Ⅱ型混合发生向强致害性的生物Ⅲ型转变,且生物Ⅲ型个体所占比例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侵染辣椒的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的亚组鉴定及株系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已报道的黄瓜花叶病毒(CM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合成1对引物,对侵染辣椒的黄瓜花叶病毒湖北分离物的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进行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内不同辣椒主产区采集到的样品CP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同源率高达98.2%~99.2%,与CMV亚组Ⅰ和亚组Ⅱ各株系之间的核苷酸同源率分别为92.1%~96.5%和72.1%~78.1%,并且和亚组Ⅰ中的IB系列株系同源率更高。由此确认这4个CMV分离物属于亚组Ⅰ中的ⅠB成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绿脓杆菌的实验室诊断
《湖北畜牧兽医 》 2009
摘要:鸡绿脓杆菌病是由绿脓杆菌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其特征发病急,病死率高达60%以上,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开展畜禽疫病诊断对外服务的实践中,笔者就遇到一起导致5000多只雏鸡在2d内全群覆没的病例,运用实验室诊断技术,确诊为鸡绿脓杆菌病感染,现报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园生草栽培草种筛选试验
《中国果树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确定猕猴桃园生草栽培的最佳草种,2005—2007年在鄂猕猴桃4号园中种植白三叶、紫花苜蓿、黑麦草、百喜草,以清耕为对照,比较了不同草种对猕猴桃园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和猕猴桃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草种中,以白三叶草提高猕猴桃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作用最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淀粉型红薯种植问答(上)
《农家顾问 》 2009
摘要:淀粉型红薯作为红薯这一古老粮食作物中的新兴类型,为红薯生产的增值增效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本刊特针对淀粉型红薯的一些问题,约请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红薯专家杨新笋研究员撰文解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糕预混合粉乳化剂添加的研究
《粮油加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乳化剂添加对面粉粉质和蛋清粉蛋白发泡能力的影响,并对蛋糕进行感官评定与SMS质构分析,基本确定了乳化剂种类为分子蒸馏单甘酯,添加量为0.4%左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