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隆新;
张教海;
刘立清;
陈全求;
邹勇;
王孝刚;
夏松波;
别墅;
《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2007~2008年,在进行杂交棉高产栽培多因素多水平研究的同时,开展了杂交棉高产机理的辅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产中推广的杂交棉一代比杂交棉二代、常规棉品种及杂交棉亲本在子棉产量、经济性状、生育性状、棉苗素质、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等方面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研究为杂交棉高产栽培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杂交棉
高产机理
杂种优势
胡根海;
张志勇;
王清连;
陈全求;
《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利用47对SSR引物对我国80份高蛋白栽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7对SSR引物在上述品种中共检测到309个等位变异,平均为6.57个;引物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279 6~0.869 4之间,平均为0.639 0;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异在0.102~0.150之间,说明高蛋白大豆中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利用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可将80份材料分为5个类群,其类群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相关性。
关键词:
大豆
遗传多样性
SSR
聚类分析
吴黎明;
蒋迎春;
王志静;
周民生;
许淼;
仝铸;
涂俊凡;
甘国平;
张楚雄;
《 中国南方果树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了地面覆盖反光膜对早熟温州蜜柑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后,柑桔果皮色泽指数呈正值,果皮亮度值(L)达到70以上,其着色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空白),极大地改善了柑桔外观着色。试验还表明,早熟温州蜜柑秋季地面覆盖反光膜的最佳时期在完熟采收(11月上旬)前30~40天,若此期覆膜,龟井、兴津和宫川等3个温州蜜柑品种的果实外观着色明显优于对照,果实内在品质有较大幅度地提高,糖度比对照提高0.7个百分点以上。
关键词:
温州蜜柑
地面覆膜
反光膜
果实品质
乔宇;
范刚;
潘思轶;
程薇;
王少华;
熊光权;
廖李;
《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将巴氏灭菌和经不同剂量(1.4、2.8、5.6 kGy)辐照处理的锦橙汁在4℃储藏60 d。结果表明,D-柠檬烯在储藏期间一直呈下降趋势,芳樟醇、4-松油烯醇、α-松油醇、6-甲基-5-庚烯-2-酮和α-蒎烯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感官分析表明各样品贮藏后橙香减弱,巴氏灭菌汁有明显的发酵味,辐照样品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过熟橘子味强度变大。
关键词:
橙汁
香气
贮藏
巴氏灭菌
辐照
吴建平;
邢丹英;
高剑华;
杨伟明;
许少华;
朱诗汉;
罗耀美;
杨柳;
《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对杂交晚稻金优928进行不同播期、密度、施肥量和水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筛选其最佳栽培因子组合。结果表明,播期和施氮量是影响晚稻生育期和产量的主要因素;播期对晚稻生育期影响显著,对产量影响极显著,施肥量对中稻产量影响极显著;晚稻高产栽培的最佳组合为:播期6月22日、密度90万.hm-2、施氮量262.5 kg.hm-2、水分为水层10 cm。
关键词:
晚稻
播期
密度
施肥量
水分
效应
何华平;
《 农家顾问
》
2009
摘要: "天仙红"系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果树茶叶研究分中心(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选育的红肉桃新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审定。
万丙良;
查中萍;
戚华雄;
《 生物技术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植物钙依赖的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DPKs)是细胞Ca2+信号的受体,同时具有Ca2+受体蛋白和Ser/Thr蛋白激酶的功能。许多植物CDPKs基因受环境胁迫刺激发生表达水平的改变,这些基因在植物逆境胁迫的Ca2+信号转导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植物CDPKs抗逆功能的研究和植物的抗逆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
关键词:
钙依赖的蛋白激酶
环境胁迫
Ca2+信号转导
抗逆性
李勇;
孙波;
胡兴明;
邓文;
叶楚华;
《 北方蚕业
》
2009
摘要: 桑树由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有机酸、维生素等多种药食用活性物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重点简述了桑枝生物体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及综合利用现状,为桑树资源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桑树
桑枝
综合利用
杨利军;
《 农家顾问
》
2009
摘要: 湖北小麦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小麦蚜虫。针对湖北省小麦各生育期病虫害发生特点,制定如下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
杨新笋;
《 农村百事通
》
2009
摘要: 一、特征特性"鄂薯6号"甘薯鲜薯薯块为长纺锤形,薯肉白色,薯皮粉红色,结薯集中,上薯率80%以上。叶心形、绿色,叶脉绿色,茎褐绿色。该品种匍匐生长,萌芽性好,出苗齐,大田生长势较强,茎部分枝数6.4个,单株结薯4.5个,最长蔓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