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边缘特征的多源影像空间配准精度研究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摘要:图像配准技术是数字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以甘肃省张掖市为研究区,获取ASTER与MODIS两种数据进行空间配准研究,首先以ASTER数据为基准选择同名点对MODIS数据进行空间配准,然后使用两种方式对其配准精度进行评价:第一种方法充分考虑研究区的地表覆盖特征,利用图像分割、边缘提取及图像匹配等技术,以先验知识为基础提取边缘并进行拟合分析,提出基于边缘进行空间配准精度的分析方法;第二种方法借鉴传统配准方式,选择同名点进行空间配准精度分析。研究表明,经过配准后的几何校正精度优于0.5个像元,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关键词: 空间配准 边缘检测 密度分割 ASTER MODI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后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花后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为弱光天气事件对优质弱筋小麦生产的灾损评估提供模型工具。【方法】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号为试材,通过设定花后3个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分别为自然光强的50%、34%和16%)和4个弱光持续时间(2 d、4 d、6 d和8 d)的遮阴处理试验,模拟连阴雨天气诱发的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的影响。在定量分析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氮素累积影响的基础上,确定其与籽粒品质指标的函数关系,将这些函数关系与笔者前期建立的弱光对小麦干物质生产影响模拟模型相结合,建立花后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并使用独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确定了花后对弱筋小麦每穗结实粒数和籽粒氮含量产生显著影响的临界弱光阈值和持续时间。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每穗结实粒数、千粒重、籽粒容重、面粉降落数值、籽粒粗蛋白含量和面粉湿面筋含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0.75、0.72、0.73、0.93、0.84,相对均方根差(rRMSE)分别为2.86%、3.41%、1.01%、2.50%、2.64%、5.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花后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的影响,模型的建立为评估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弱光天气事件对优质弱筋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提供了模型工具。
关键词: 弱筋小麦 弱光逆境 产量构成因素 籽粒品质 模拟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锦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锦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75、150和225 mg/kg的天蚕素抗菌肽,配制成4种等氮(粗蛋白质32%)等能(总能14.8 MJ/kg)的试验饲料,并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10.30±0.01)g的锦鲤8周。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结果表明:150 mg/kg组锦鲤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25 mg/kg组(P<0.05),而与75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锦鲤的饲料系数(FCR)、蛋白质效率(PER)和摄食量(FI)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25 mg/kg组锦鲤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75 mg/kg组(P<0.05),与150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锦鲤的血清溶菌酶(LZM)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用维氏气单胞菌攻毒后,各抗菌肽添加组锦鲤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可以增强锦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进而促进其生长;锦鲤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m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笃斯越桔花色苷抗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活性的试验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笃斯越桔花色苷(Anthocyanin from Vaccinium uliginosum L.,AVU)抑制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A,ALV-A)的生物活性作用。以笃斯越桔花色苷粉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联机(HPLC-MS)方法鉴定其花色苷主要活性成分,将AVU作用于感染ALV-A的DF-1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细胞)单层表面,通过检测AVU对感染ALV-A的DF-1细胞形态学变化及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情况来研究AVU的抗病毒作用。结果表明,笃斯越桔花色苷粉中含6种花色苷活性成分,其中主要为矢车菊色素-3-葡萄糖苷;AVU对DF-1细胞的最大安全质量浓度为80μg/mL;AVU在40~80μg/mL安全浓度范围内能抑制ALV-A的增殖,且抑制程度与剂量呈一定相关性;AVU质量浓度为60μg/mL能够显著抑制ALV-A对DF-1细胞感染。
关键词: 笃斯越桔 花色苷 DF-1鸡成纤维细胞 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与工程技术集成理论方法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区县、乡镇、村等信息服务体系的调研以及对农产品前、中、后信息服务需求的探索,最终结合近几年国内高新信息应用技术特征,将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模式分为生产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务主导型3大类。并通过对每类服务模式特征的分析,形成农业信息工程模式技术集成方案。该方案阐述了信息服务内容与农业信息集成技术的对应关系,并将在未来辅助解决现代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与工程技术在集成过程中技术混杂不清的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镉对体外培养鸡脾淋巴细胞膜唾液酸代谢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细胞膜的结构不仅是细胞与外界隔离的屏障和细胞构成的组织形式,而且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结构基础,同时也是外源化学物进入细胞、发挥其生物毒性作用所必须经过的屏障。许多有毒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与其对生物膜的损伤作用有关。镉是一种来源广泛、半衰期较长且蓄积性强的有毒重金属污染物。镉吸收入血液后可迅速与血浆中白蛋白等成分结合,引起毒性反应,如引起哺乳动物细胞膜的损伤[1]、雏鸡红细胞膜ATP酶活性不同程度的下降[2]及机体的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CR-DGGE技术解析固体碳源表面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环境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聚乳酸/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LA/PHBV)作为填充床反应器的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对受硝酸盐污染的水进行生物反硝化脱氮.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了PLA/PHBV表面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初期,生物膜中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当反应器稳定运行时,DGGE图谱特征条带的香农威尔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均变化不大,微生物群落结构保持相对稳定.DGGE图谱特征条带的16S rDNA序列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表明,生物膜中的主要微生物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Diaphorobacter、Acidovorax、Rubrivivax、Azospira、Thermomonas和Devosia,它们分别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α-,β-和γ-变形菌纲,其中Diaphorobacter为反应器稳定运行期生物膜中丰度最高的菌群.
关键词: 固体碳源 硝酸盐 微生物群落 PCR-DGGE PLA/PHB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FD数值模拟的冷藏车节能组合方式比较
《农业工程学报 》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精确掌握温度控制是实现高质量食品冷链运输的关键,节能减排降低运输成本也是供应商所追求的目标。该文以短距离冷藏运输车为研究对象,以土豆为货物区试验材料,建立了求解冷藏车车厢温度场分布计算模型。模拟过程采用2种不同的风机制冷温度(0和3℃),依据制冷机组功率和货物最佳冷藏温度,确定运输过程中打开和关闭制冷风机最佳间隔时间。模型以冷气出风口风速、冷气温度、车厢以及货物的初始温度、货物的物性参数为边界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非稳态SSTκ-ω计算模型,模拟开启风机和关闭风机不同阶段车厢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组合方式为制冷温度3℃,制冷时间和关闭制冷风机阶段都为10 min时比制冷温度为0,制冷时间15 min和关闭制冷风机为20 min时要节约3.6×10~5J能耗。该研究为合理选择制冷风机温度和冷却时间最佳组合方式,以及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运输成本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冷藏车 温度分布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分析 冷却 节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果糖浓度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的预处理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3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糖浓度是梨果内部品质的重要指标。实验测得了梨果的近红外漫反射吸光度谱,并且对其进行了光谱预处理,包括多元散射校正(MSC)、基线校正(baseline correction)、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平滑去噪(moving average)。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后的吸光度谱在光谱归一化、噪声消减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原始吸光度谱和预处理后的吸光度谱分别进行处理,得到结论:应用平滑去噪预处理后的吸光度谱进行预测的准确度优于原始吸光度谱,得相关系数为0.990 8,预测标准偏差为0.019 0。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漫反射 糖浓度 偏最小二乘法 预处理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