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稻86转录因子HD-ZIP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同源结构域亮氨酸拉链(HD-ZIP)转录因子是植物独有的转录因子,分为四个不同的亚家族(HD-ZIPⅠ~Ⅳ),其中HD-ZIPⅠ在植物发育过程的调控、信号网络和对环境胁迫的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海稻86是一种耐盐碱能力较高的特异水稻种质资源。为解析HD-ZIPⅠ在盐胁迫应答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以海稻86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一个HD-ZIPⅠ基因,命名为OsHDZ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及盐胁迫下表达分析。结果表明,OsHDZ1基因的CDS序列全长831 bp,编码27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30.65 kDa,理论等电点为5.19,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OsHDZ1蛋白不含跨膜结构,含有25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同源性分析发现该蛋白序列与禾本科植物弯叶画眉草和小麦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对OsHDZ1启动子元件预测发现其具有脱落酸、茉莉酸等激素响应元件,同时具有环境胁迫等响应元件;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蛋白定位于细胞核。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在盐胁迫处理下,OsHDZ1表达量整体呈上升,在60 h之前逐渐上升,在60 h达到最高,在72 h表达量下降,表明该基因可能在海稻耐盐性中具有调控功能。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深入解析OsHDZ1基因调控海稻耐盐的功能奠定基础,为培育耐盐作物提供基因资源。
关键词: 海稻86 HD-ZIPⅠ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亚细胞定位 表达分析


橡胶树主要病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树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其产物天然橡胶在国防安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一直是制约天然橡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生物限制因素.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橡胶树叶部、茎杆和根部主要病害的研究现状,深入阐述了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检测监测与预警、致病机理与抗病机制,以及现有防控技术、产品、模式的成熟度与应用现状等内容.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橡胶树病害监测和防控技术落后、投入劳动成本高、优良抗病种质资源利用不足、智能化程度低等技术难题.提出了加强橡胶树病害基础数据库建设,深入开展致害机制系统研究,创新研发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体系,建设橡胶树主要病害统防统治与社会化服务技术平台等研究展望.通过对橡胶树主要病害研究工作的总结、分析与展望,为今后橡胶树主要病害的宏观把控和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将有助于实现天然橡胶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不同葡萄品种在广州的白粉病抗性评价
《现代园艺 》 2024
摘要:近年来,以休闲采摘为主的广东省葡萄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缺乏自主品种,主要依靠引种,其中白粉病是影响葡萄生产的主要病害,故开展引进品种白粉病在广州的适应性评价极为重要。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调查统计9个葡萄品种叶片白粉病发生情况,根据病斑占比划分不同等级,进而开展感病指数、发病率和白粉病抗性比较评价。结果表明,主栽品种‘夏黑’属于白粉病高感品种,白粉病主要集中在5级,应注意白粉病的防治;‘阳光玫瑰’属于感病品种,较少发生白粉病0级和5级情况;‘巨峰’属于白粉病高抗品种‘;凌丰’属于免疫品种‘;含香蜜’和‘巨玫瑰’发病等级较低,可以适度发展。通过调查研究不同葡萄品种叶片对白粉病的抗性,旨在为广东葡萄种质资源评价和绿色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的不同比例对海南橡胶林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热带生物学报 》 2024
摘要:开展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对橡胶林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对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的合理替代比例选择和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珠碧江农场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等量施氮的原则从2022年6月设置6组不同处理:不施肥处理(CK)、常规施肥处理(NPK)、有机肥替代25%化学氮肥处理(25%M)、有机肥替代50%化学氮肥处理(50%M)、有机肥替代75%化学氮肥处理(75%M)、有机肥替代100%化学氮肥处理(100%M)。施肥4个月后采集不同处理0~10 cm、10~20 cm、20~40 cm和40~60 cm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1)相比NPK处理,25%M处理显著提高0~10 cm、1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含量;75%M处理均显著提高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全氮(TN)含量;75%M、100%M处理显著提高0~1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25%M处理显著提高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NH4+-N)含量;100%M处理显著提高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AvP)含量。2)相比于CK处理,75%M处理显著提高10~2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C(β-1,4-葡萄糖苷酶,BG)、N(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LAP)、P(酸性磷酸酶,AP)循环酶活性。3)随机森林模型结果表明,影响C、N、P循环酶活性的主要因子有pH、SOC、土壤含水量(SWC)、TN、AvP、NH4+-N、NO3--N。4)与NPK处理相比,50%M、75%M和100%M处理橡胶单株累积产量分别提高11.9%、16.4%和11.8%。综上所述,75%的有机肥替代比例能提高土壤TN含量和土壤C、N、P循环相关酶活性,从而改善橡胶林土壤环境,也能更好地提高橡胶单株产量,有利于促进橡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橡胶林 有机肥替代 土壤酶活性 土壤酶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养分


响应面法优化金鲳鱼皮抗氧化肽制备工艺及其组成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金鲳鱼皮资源的综合利用,本研究以金鲳鱼皮为原料,探究其抗氧化肽的最佳制备工艺。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试验对金鲳鱼皮的酶解条件包括蛋白酶种类、酶解时间、加酶量、酶解温度以及酶解pH进行优化,得到金鲳鱼皮抗氧化肽的最佳酶解条件,并测定最佳条件下得到的酶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制备金鲳鱼皮抗氧化肽酶解效果最优的酶为碱性蛋白酶,其最佳酶解工艺为:酶解温度52.3℃、酶解pH10.0、酶解时间8.4 h、加酶量15409 U/g。通过最佳酶解条件制备得到的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1.59%±2.96%,其分子量主要分布在3000 Da以下,占比高达79.20%,其含有17种氨基酸,甘氨酸为主要氨基酸,疏水性氨基酸占比35.28%。本研究结果为金鲳鱼皮的高值化利用与抗氧化肽的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金鲳鱼皮 抗氧化肽 酶解工艺优化 分子量分布 氨基酸组成


赤霉素复合壳聚糖处理对火龙果采后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火龙果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火龙果采后贮藏期间易出现鳞片黄化、失水皱缩、腐烂变质等品质劣变问题,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本研究为了探究赤霉素复合壳聚糖处理对火龙果采后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金都一号火龙果为试验材料,随机挑选大小均匀、成熟度一致,完好无损的火龙果分别设置6种处理:清水处理(对照)、5 g/L壳聚糖处理、50 mg/L赤霉素处理、25 mg/L赤霉素+5 g/L壳聚糖处理、50 mg/L赤霉素+5 g/L壳聚糖处理、100 mg/L赤霉素+5 g/L壳聚糖处理,处理后在25℃下恒温贮藏,定期测定火龙果的采后品质指标、脂氧合酶(LO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50mg/L赤霉素+5g/L壳聚糖处理的火龙果能较好维持火龙果的贮藏品质,在贮藏12d后,鳞片黄化率和失水率分别比对照降低15.91%和20.75%,果实可溶糖含量、颜色a*值和L*值均显著高于其余试验组,可溶性果胶含量显著低于其余试验组;50mg/L赤霉素+5g/L壳聚糖处理还能维持火龙果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贮藏12d后,果实丙二醛含量和脂氧合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16.04%和19.23%,抗氧化物质类黄酮、总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07%、10.00%、31.43%和12.93%,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7.61%、79.22%和15.00%。可见,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复合壳聚糖处理可有效维持火龙果采后品质,增强果实抗氧化能力,减轻膜脂过氧化损伤,延缓火龙果成熟衰老,延长保鲜期,复合处理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经济有效的保鲜手段,为火龙果采后贮运保鲜提供参考。


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是世界重要的果粮兼用作物,为近5亿人口的主粮,我国是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二大生产国.香蕉产业在兴边富民、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枯萎病的暴发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香蕉枯萎病研究现状,综述了目前我国在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上取得的进展,包括土壤枯萎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土壤调理、抗病品种选育、拮抗微生物应用及配套栽培技术等.这为示范与推广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提高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病原菌检测 抗病品种 拮抗微生物 土壤调理 栽培技术


两个西番莲种果实外观品质及矿物质养分评估
《热带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对橙果西番莲和苹果西番莲果实的外观品质与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为这2个西番莲种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橙果西番莲果实成熟时为橙黄色,果形较大,单果较重,可食率为47.29%,固酸比为10.13;苹果西番莲果实成熟时为黄绿色,果形偏小,单果偏轻,可食率为56.19%,固酸比为6.75。橙果西番莲果汁中钾、硅、硒等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苹果西番莲,磷、锰元素含量显著高于苹果西番莲;镁、钠、铁、锌、钼、铜等元素的含量二者没有显著差异。橙果西番莲果汁含钾量高达426.18mg/kg,是香蕉钾含量的12.3倍;橙果西番莲和苹果西番莲果汁中的铁、锌的含量分别是香蕉、芒果、荔枝、龙眼、菠萝和榴莲的54.5~438、52.5~506.5倍。与目前常见西番莲栽培品种黄金果、台农和紫果1号相比,橙果西番莲和苹果西番莲的铁含量相对高些,分别是这3种常见栽培种含量的1.5~1.9、1.8~2.2倍。因此,橙果西番莲和苹果西番莲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营养,具有被开发为保健食品或功能性饮料等产品的潜力,二者可作为特色优质新品种的研究对象。


事业单位对所办企业进行财会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当代会计 》 2024
摘要:事业单位所办企业作为国有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有经济多元化发展、增强国有资本活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还承担着服务社会、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职能,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积极力量.基于此,概述了财会监督,分析了事业单位对所办企业进行财会监督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事业单位对所办企业财会监督的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