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养殖新品种美国金虎斑鱼简介

渔业致富指南 2012

摘要:美国金虎斑鱼(Perca flavescens)又称丝绸鲈,分布于美国东部各大湖泊。该鱼通体金黄,鱼体沿侧分布有墨绿色条状花纹,形态高雅优美,肉质富有弹性,肉瓣显著,润滑甘甜,无腥、异味,无肌间刺,属肉食性鱼类。美国金虎斑鱼生长适温在0~40℃,最适20~28℃,极适于集约化高密度养殖。适盐范围较广,喜聚群、生长较快,适宜条件下当年可达0.3kg,具有抗病力强、较耐高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极易活运等特点,极具市场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鲈鲤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贵州畜牧兽医 2012

摘要:对鲈鲤肌肉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鲈鲤肌肉中含有7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有3种,不饱和脂肪酸有4种。3种饱和脂肪酸(SFA)总量为28.22%,4种不饱和脂肪酸(UFA)为71.75%,以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C18∶1含量最高,为44.28%。鲈鲤鱼体肌肉脂肪酸主要由油酸C18∶1、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和棕榈油酸C16∶14种脂肪酸组成,这4种脂肪酸质量分数总和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93.58%。鲈鲤肌肉脂肪酸种类组成与其它几种淡水鱼类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鲈鲤 肌肉 脂肪酸 营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优”苹果幼龄树整形修剪及树势调控技术

烟台果树 2012

摘要:"三优"是苹果栽培新的技术体系,它是集"优良品种""优良砧木"和"优化配套栽培技术"于一体的矮密栽培模式,与目前生产上采用的乔砧密植模式相比较,具有优质、高产、省工的优点,可以显著提高苹果栽培的经济效益。威宁县地处贵州省西部,属于我国西南冷凉高地苹果生态适宜区,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阳地区蝴蝶兰的设施栽培及管理技术

农技服务 2012

摘要:从种苗选择、基质、种植盆准备、光照、温度、水分、肥料管理和病虫害、花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贵阳地区蝴蝶兰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蝴蝶兰 栽培 管理 贵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危害因子(HA)分析

蚕桑茶叶通讯 2012

摘要:茶叶质量安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质量方面,涉及产品的品质问题,二是安全方面,涉及产品对消费者是否有害的问题。"茶叶质量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安全性程度随着消费者心理、认知和生活质量提升及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实质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2010年5月份,贵州省某县山羊扩繁场引进的170余只黑山羊,在引入25 d左右,开始大量发生以流涕、喘气、肺脏严重炎性变化、肺脏及胸膜发生纤维素性粘连为临床病理特征的传染病,并出现部分死亡。现对相关诊治情况进行报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基因导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农技服务 2012

摘要:为了探索外源基因导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布尔班克的转GO基因植株为材料,研究外源基因导入与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布尔班克的转GO基因马铃薯进行小薯盆栽有显著提早出苗的趋向,平均提早约4 d,且中、后期的植株生长发育(株高、叶片数)及平均单薯重显著优于对照,单株结薯数则显著低于对照。

关键词: 马铃薯 外源基因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主要作物固碳现状和潜力估算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

摘要:近年来,农田土壤碳固定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为明确贵州农田主要作物固碳潜力,借鉴经验公式对贵州主要农作物碳固定和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近10年贵州6种作物的总固碳量平均(1 151.16±62.99)万t.a-1,变幅为1 052.65万~1 268.28万t.a-1,呈波动变化缓慢增加趋势,主要作物间接碳排放量为(48.53±1.82)万t.a-1,变幅为45.87万~51.68万t.a-1,只相当于固碳量的4.21%。贵州农田作物的固碳潜力巨大。

关键词: 贵州 作物 固碳 固碳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茶叶》创刊的前前后后

贵州茶叶 2012

摘要:1972年经上级批准茶场、茶科所为平行的两个单位后,茶科所领导小组决定,并经上级批准将下放到茶场各生产队科技人员先后调回.为推动茶叶生产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当时贵州省湄潭县茶叶科学研究所(今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前身,以下简称茶

关键词: 茶叶科技 茶研所 茶场 贵州省 编委会 湄潭县 生产发展 学术交流 责任编辑 科技人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

摘要:建设生态茶园是提高茶叶品质、保障安全卫生和确保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近年来,生态茶园建设的标准、技术及其模式已在不断地发展。本文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分析了生态茶园的内涵、原则、标准和技术等,探讨了适宜贵州发展的"茶+果林"生态茶园、"茶—草本作物"生态茶园、"猪—沼—茶"生态茶园、"茶+家禽畜"生态茶园、"农业观光"生态茶园等几种生态茶园模式。

关键词: 生态茶园 建设 发展 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