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兽药土霉素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

中国兽医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土霉素是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之一。有研究表明,我国在2003年土霉素产量达到了10 000t,占世界总产量的65%[1],并且土霉素的产量和用量仍呈上升趋势。土霉素进入畜禽体后,其原形及代谢产物会随粪尿等排泄物进入土壤环境[2],影响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及行距对马铃薯宣薯2号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农技服务 2012

摘要:为探索马铃薯宣薯2号在贵州中部地区的最佳种植方式、种植密度,设置该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宣薯2号产量和效益有极显著影响,行距对产量无显著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密度与产量及商品薯产量成正相关,密度种植3 500~5 000穴/667 m2均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马铃薯 宣薯2号 密度 行间距 生长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覆盖对食用型甘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农技服务 2012

摘要:为探讨更为有效的甘薯覆膜栽培模式,以不覆膜为对照,利用黑膜和白膜研究了不同覆膜栽培模式的生理特性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和白膜模式具有促进茎叶生长协调、叶面积系数合理、地上下部养分分配合理、净同化率较高等优点,这是最终薯块产量较高的原因。覆膜栽培不用喷洒除草剂,省工,为栽培甘薯的新模式。

关键词: 甘薯 地膜覆膜 生理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涩酸甜之老青茶——茶人印象之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和审评专家王正容先生

贵州茶叶 2012

摘要:值"7·1"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的表叔——中共党员、已故贵州乃至中国茶界知名的近代著名茶人、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和审评专家王正容先生先生湖北归来,还未踏进家门,电话里就吩咐我烹水备具,称淘到一封野生老青茶,邀了朋友立马回家要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忙问及产地、外形特征及香气特点,很神秘地说好茶不问由来。按捺住期待的心,等待着与此茶的相约……。极具农家风味的篾篓里密封着一封用皮纸铂封的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绿茶 贵州针茶加工技术规程

贵州茶叶 2012

摘要: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归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那杯红茶——茶人印象之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茶文化专家张其生先生

贵州茶叶 2012

摘要:自学喝茶的这些日子以来,比较偏爱绿茶与乌龙,对红茶亲近得少了些,近年来茶乡湄潭的许多茶叶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生产的工夫条形红茶,偶然求得一款,据该公司老总介绍,这款红茶他能冲泡十泡之多,开杯有花香,细品有果香,回味有蜜糖香,而且每泡茶汤无论香气、滋味和汤色都是那么的风情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静酒喧 各领风骚

贵州茶叶 2012

摘要:有朋自远方来,茶酒待之,品茶诉乡愁,饮酒喧豪气,不亦乐乎。茶好比柔和的女子,目光是柔和的,语调是柔和的,面庞的线条是柔和的,身体的张力是柔和的……温文尔雅、弱不禁风,但却不丧失原则,不软弱,显示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拨弩长依旧扼守尊严的气质。油、盐、柴、米、酱、醋、茶,平淡无奇,但她洋溢着真实的生活气息,支撑着生命的延续,被需要、被传承,所以茶作为一种传统饮品,经久不衰、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抗逆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核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病虫害、干旱、低温是甘蔗生产中主要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因素,给甘蔗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提高甘蔗抗逆性是甘蔗育种的重要目标。基因工程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中应用广泛,为甘蔗抗逆育种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转基因技术在甘蔗抗病虫害、抗旱、抗寒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领域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应用前景展望。

关键词: 甘蔗 抗逆性 基因工程 转基因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鸡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贵州畜牧兽医 2012

摘要:1选择优质的蛋鸡品种不同的蛋鸡品种生产性能不同,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饲料的要求也不同。养殖户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优良鸡种。在订购雏鸡前,首先要对种鸡场进行考察,购入的雏鸡必须来自于防疫严格、种鸡质量高的种鸡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高原延秋番茄育苗技术

长江蔬菜 2012

摘要:贵州高原夏秋反季节番茄栽培应选择抗病、耐热、耐低温、耐贮运的高产优质品种,育苗过程中还应选择适宜地块,对营养土进行消毒杀菌,精细制作苗床,适时播种,加强苗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以培养壮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