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苹果砧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SSR标记,对原产于贵州的10份苹果砧木种质及5份外来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筛选出的10条引物,共扩增出75条重复性好的谱带,其中67条(占89.3%)具有多态性;应用引物827、M05、M08可以有效区分出15份种质资源,构建其DNA的ISSR指纹图谱;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9~0.93之间,贵州威宁苹果砧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ISSR分析结果与已知苹果砧木间的谱系较为一致。


G418抗性基因nptⅡ双元载体的构建及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的遗传转化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Aspergillus chevalieri var.intermedius)多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新的选择标记,利用MYA培养基测G418敏感性后,以质粒pcDNA3.1(+)为中间载体构建nptⅡ基因表达元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至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结果表明:用构巢曲霉PgpdA启动子、nptⅡ基因和构巢曲霉色氨酸C终止子TtrpC组成的G418抗性基因盒替换双元载体pDHt/sk-bar上的草丁膦抗性盒,成功构建双元载体pDHt/sknt,并且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获得的G418抗性转化子遗传稳定,nptⅡ基因主要以单拷贝形式插入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基因组DNA中。因此,双元载体pDHt/sknt适用于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的遗传转化。
关键词: G418抗性 双元载体 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 遗传转化


贵州香蕉发展现状及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州黔西南等地区地处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近年来热带果树香蕉已成为该低热河谷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并形成了黔西南、桂西北山地香蕉特色产业带。概述了国内香蕉产业现状,分析了贵州香蕉生产情况、种植特点和经营模式等,并结合我国当前香蕉产业发展状况,对贵州香蕉生产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金农油1号高产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种子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对杂交油菜品种金农油1号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的定量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4因素中,对金农油1号产量的影响效应大小依次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要获得≥250 kg/hm2的产量,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密度13.2万~15.0万株/hm2,施氮量262.5~330.0 kg/hm2,施磷量102.3~119.6 kg/hm2,施钾量102.3~129.2 kg/hm2。
关键词: 金农油1号 二次回归最优组合设计 数学模型 综合农艺措施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米中的痕量钒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摘要: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样品中痕量钒。研究了不同微波消化体系对大米钒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微波消解样品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钒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四段微波消解方式,以HNO3-HCl-H2O2(3∶1∶1)为消解液、EDTA为基体改进剂,进行钒测定可获得满意的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0.63μg/L,线性范围0~300μg/L,相关系数R=0.997 8。该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用于大米样中钒的测定,回收率在101.2%~105.8%,标准试样结果平均相对偏差在10%以内。


云南不同海拔高度对杜鹃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3 CSCD
摘要:以云南省不同海拔高度杜鹃群落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海拔高度(2 183~3 310 m)杜鹃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及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的活性,并分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随海拔的升高变化各不相同,各海拔高度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同样土壤酶活性在不同海拔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各种酶活性之间以蔗糖酶活性最高,其次为脲酶活性。通过相关性分析,海拔高度与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土壤酶活性之间、土壤养分含量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不同海拔高度对杜鹃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杂交水稻新品种成优894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种子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不育系成丰A与自育恢复系R 894配组成丰A/R 894,2010~2011年参加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201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2012002),并定名为成优894。该组合分蘖力强,大穗大粒,结实率高、抗病性好,耐寒力强,后期熟色好,高产稳产。


春大白菜—夏秋辣椒—秋冬莴笋高效栽培模式
《长江蔬菜 》 2013
摘要:为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收奔小康,满足市场需要,经2年试验示范,摸索出罗甸县旱地低海拔富热地区春白菜—夏秋辣椒—秋冬莴笋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总结出选择适宜种植区域;合理衔接茬口;选适宜优良品种,适时播种、移栽;采用科学的育苗方法等为重点的全年高效栽培技术,并进行示范,使667 m2三季产值约达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