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花后可溶性糖形成积累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寒地粳稻的最适插秧密度,本试验以寒地粳稻品种东农425和东农427为试验材料,设置12个插秧密度处理:D1(35 cm×16.7 cm)、D2(30 cm×16.7 cm)、D3(35 cm×13.3 cm)、D4(25cm×16.7 cm)、D5(30 cm×13.3 cm)、D6(35 cm×10 cm)、D7(25 cm×13.3 cm)、D8(30 cm×10cm)、D9(25 cm×10 cm)、D10(35 cm×6.7 cm)、D11(30 cm×6.7 cm)、D12(25 cm×6.7 cm),研究了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地上各部分可溶性糖形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花后天数的增加,东农425和东农427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又有少量回升趋势。随着插秧密度升高,东农425和东农427叶片、茎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而密度过高反而下降;东农425叶片、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在D6处理下达最大值,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在D5处理下达最大值,东农427均在D3处理下达最大值;东农425茎秆可溶性糖的输出量、输出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在D4、D6、D9处理下达最大值,而东农427分别在D2、D3、D3处理下达最大值;抽穗期和成熟期叶片、茎秆、籽粒单位土地面积可溶性糖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本试验探讨了寒地粳稻叶片、茎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产量的关系,为寒地粳稻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管理的创新问题
《北京农业 》 2015
摘要:我国现在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这为我国农业科学研究赋予了崭新的内容、方式、思维和途径。不断与农业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协调,建立健全我国的科研管理机制和体系,将管理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是我国广大的农业科研管理工作者需要进行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基于此,着重分析我国农业科研管理内涵和机制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针对我国目前农业科研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体,提出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创新的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棚蔬菜连作年限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5
摘要:大棚种植是蔬菜种植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种植方式,大棚蔬菜有一定的连作年限,不同的连作年限对土壤的理化特征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棚蔬菜连作年限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以供参考和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内生真菌分布及定植特征
《作物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东北春大豆和野生大豆内生真菌在组织内分布、定植及种属特征差异,选用栽培大豆黑农48及野生大豆Y1为材料,对栽培和野生大豆根、茎和叶中内生真菌分布特征、分离纯化菌株数量及ITS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和野生大豆根、叶和茎组织中都有内生真菌分布,叶中主要定植在主叶脉和次叶脉中,根系中定植在表皮细胞间隙及维管束中,茎中定植在细胞壁及细胞间隙中,而在野生大豆茎、根和叶片细胞膜内也发现内生真菌的入侵;野生大豆不同器官中共分离48株内生真菌,而栽培大豆共分离18株,二者之间内生真菌数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野生大豆Y1分离出的内生真菌以定植于茎和叶为主,栽培大豆黑农48分离出的内生真菌以定植于根和叶为主;ITS序列分析将野生大豆内生真菌分属10个菌属,将栽培大豆内生真菌分属4个菌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层置换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辽宁半干旱区旱田为研究对象,将0~20 cm土壤与20~40 cm土壤进行位置转换,探讨土层置换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层置换后,10~30 cm土壤容重较常规耕作分别降低3.62%和5.11%;0~10cm与20~30 cm土壤含水量比常规耕作处理增大2.06%和6.82%;10~30 cm土壤导水率较常规耕作处理增加62.6%和219.2%;10~30 cm土壤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均高于常规耕作处理;玉米穗数、玉米出籽率、籽粒含水量以及玉米产量比常规耕作处理增加9.76%、4.67%、4.89%和8.56%。综上,应用土层置换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旱田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养分有效性,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菇绿霉菌新型抑制复配剂的研发
《园艺与种苗 》 2015
摘要:[目的]研发抑制平菇绿霉菌新型复配剂。[方法]通实验室试验得到对绿霉菌抑制效果最好的新型复配剂,并将复配剂用于抑制绿霉菌生长的试验中。根据试验结论选出复配剂应用于生产试验,用以改善目前绿霉菌对平菇的危害现状。[结果]多菌灵及复配剂对绿霉菌均有抑制作用,但强弱不同,一般浓度越高,效果越好,浓度低,绿霉菌不但菌斑大,而且菌丝生长迅速。而且复配剂效果更好,以浓度30%多菌灵、浓度60%多霉灵及浓度50%甲基托布津复配剂(5∶4∶1)效果最好。[结论]使用新型复配剂在相同成本的前提下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增产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大豆产业发展的几点发展思考
《大豆科技 》 2015
摘要:在分析了国内外大豆市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发展食用型大豆的目标和要注意的问题,建议建立企业、生产、市场和育种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作用,以企业为龙头,组建企业——基地(豆农)——市场——育种为一体的联合组织是一种好形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员工福利与幸福感关系分析
《经济研究导刊 》 2015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员工对福利的要求更加多元化,企业对满足员工福利,提升员工幸福感也更为重视。如何制定合理的福利制度,进而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促进员工更好为企业创造价值是每个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通过文献查询、调研分析等方法,将员工福利进行了科学划分,对各类福利与员工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企业如何通过建立合理的福利制度来提升员工幸福感提出了建议,为企业完善福利制度,提升员工幸福感水平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
《农技服务 》 2015
摘要: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在播种栽培的过程中连续使用机械化机器进行种植,从而提高种植的速度与效率,降低种植经费的投入,使马铃薯的整体收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