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肾细胞感染猪伪狂犬病毒后的细胞观察与分析
《台湾农业探索 》 2013
摘要: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猪肾细胞感染猪伪狂犬病毒后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猪肾细胞影响了细胞的正常周期,大部分细胞被阻滞在DNA合成前期无法进入下一步程序;细胞进而出现大量的凋亡,既而形成了显微镜可见的空斑.


温度对2个地理种群莲草直胸跳甲成虫产卵量及存活率的影响
《生物安全学报 》 2013
摘要:【背景】温度对莲草直胸跳甲种群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了解引进的莲草直胸跳甲泰国种群的温度适应性,同时与福州本地种群相比较,可以有效地利用其防治空心莲子草。【方法】采用室内继代饲养的方法,设置3个温度,对莲草直胸跳甲福州本地种群和泰国热带种群的成虫产卵量及存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泰国热带种群的繁殖力显著高于福州本地种群。随着温度的升高,泰国热带种群和福州本地种群的产卵量均有显著下降,但泰国热带种群的产卵量均稍高于福州本地种群。在3个试验温度下,莲草直胸跳甲泰国热带种群的成虫寿命较福州本地种群的寿命长。【结论与意义】莲草直胸跳甲泰国热带种群对温度的适应性和繁殖力强,更容易构建种群,有利于对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防治。
关键词: 泰国热带种群 莲草直胸跳甲 空心莲子草 温度适应性


18份杨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3 CSCD
摘要: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18份来自福建和浙江的杨梅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多态性较好、扩增清晰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9个谱带,其中43个多态性谱带,多态性百分率48.6%。采用NTSYS-PC2.0分析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在结合距离0.820处可将18份杨梅种质资源划分为3大类;其中15份福建杨梅资源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相关性不甚明显,多数来源相同的种质资源遗传关系近,但15份福建杨梅资源可与3份浙江杨梅资源依地理来源进行区分。同时检测到1条浮宫1号的特异条带,可作为浮宫1号与福建省其它主栽杨梅品种鉴定的参考标记。


农业科研单位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福建农业科技 》 2013
摘要:生态文化建设已成为新时期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内容,对生态文明的提升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内在推动力。本文分析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农业科研单位的生态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高蛋白花生新品种福花8号的选育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2002年春,以梧油7号为母本,与(泉花10号×ICGV91284)F7父本配组,混合系谱法选育成福花8号。2009~2010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平均荚果产量3 924.45kg.h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5.42%,增产显著;平均籽仁产量2 572.80kg.hm-2,比对照增产3.7%,增产不显著;2010年度续试,平均荚果产量3 796.05kg.h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19.67%,达极显著差异;平均籽仁产量2 574.75kg.hm-2,比对照增产19.95%,达极显著差异。两年平均荚果产量3 860.25kg.h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12.55%;籽仁产量2 573.85kg.hm-2,比对照增产11.83%;粗脂肪含量51.9%,蛋白质含量32.1%,O/L值1.12。该品种抗叶斑病、抗锈病,感青枯病,抗旱性较强,耐涝性强,抗倒性中上,丰产性较好,稳产性一般,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闽油认2012001)。


一起仔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
《福建畜牧兽医 》 2013
摘要:2010年以来,我国多数省份发生了哺乳仔猪以腹泻为主、伴有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疫病,具有传染性。暴发该病的猪场,哺乳仔猪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研究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该病的主要病原。PEDV


草莓离体再生和种苗繁育体系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以'福莓一号'和'红实美'草莓为材料,建立了草莓叶片高效离体再生系统,以茎尖为外植体,建立了茎尖脱毒体系.结果表明,'福莓一号'叶片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1 6-BA+0.1mg.L-12,4-D,诱导率可达85.7%,'红实美'叶片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1 6-BA+0.1mg.L-1IBA,诱导率可达81.9%;2个品种茎尖最佳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1 6-BA+0.1mg.L-1NAA,芽增殖系数为8.78,同时建立一个草莓茎尖培养、组培苗快繁及种苗繁育体系.


果胶酶基因在内生芽孢杆菌中的过表达及其对定殖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果胶酶基因与内生芽孢杆菌在植物体内定殖的相关性,PCR克隆了2株内生芽孢杆菌的果胶酶全长基因,并将全基因序列插入穿梭载体pGFP4412,构建了果胶酶基因过表达载体,转化内生细菌实现了果胶酶过表达.平板果胶酶酶活检测表明野生菌的水解圈直径仅为过表达突变体水解圈直径的50%.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突变体和对照菌株(BS2-gfp和TB2-gfp)中果胶酶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突变体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菌株表达量的82和85倍.统计了突变体与对照菌株28 d内在小白菜各组织中的定殖数量,结果表明:接种后1-3 d,突变体在根茎叶中的定殖数量与对照菌株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接种后7-28 d,除第7天(d 7)过表达菌株与对照菌株在根中的定殖菌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统计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为期28 d的分离过程中,突变体的定殖数量经历了一个由显著高于对照菌株,到略高或逐渐与对照菌株的菌量趋于一致的过程.本研究初步证明了果胶酶基因在内生芽孢杆菌的定殖初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内生芽孢杆菌 果胶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过表达 定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