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单施氮磷肥为对照,研究了盆栽条件下,秸秆灰全部或部分代替化学钾肥及与生物菌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钾肥与秸秆灰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盆栽小麦的籽粒产量,其中以全量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A1M)与半量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K2A2M)处理增产效果尤为显著,与对照(CK1)相比,增幅分别为66.2%和70.9%;A1M处理对提高小麦籽粒中氮、磷、钾含量与氮、磷、钾素积累量效果显著,而K2A2M处理对提高根须中的氮、磷含量与积累量有明显作用;除CK1外,氮、磷、钾素的养分利用效率分别以全量秸秆灰(A1)、化学钾肥(K1)和半量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K2A2M)处理最高,养分收获指数均以A1M处理最大。

关键词: 秸秆灰 生物菌肥 小麦 产量 养分吸收与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产业化的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分析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概况和现行模式,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运行机制,为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产业化 模式 运行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药剂筛选及防控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筛选能够有效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药剂。[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10%噻唑膦GR、0.5%阿维菌素GR、10.5%阿维菌素·噻唑膦GR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并提出了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控技术。[结果]按有效剂量计,10.5%阿维菌素·噻唑膦GR 2 756.25和3 150.00 g/hm2、10%噻唑膦GR 3 000.00 g/hm2、0.5%阿维菌素GR 225.00和262.50 g/hm2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效分别为75.5%、82.0%、78.0%、72.4%和79.5%,可有效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发生,且对黄瓜安全。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应以"化防为主、多种防治相结合"为原则。[结论]为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黄瓜根结线虫 10.5%阿维菌素·噻唑膦GR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季修剪对梨树新梢生长及成花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黄冠梨和丰水梨幼树进行夏季修剪(摘心、拉枝和扭梢)和化学控制(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和矮壮素),并调查了它们的新梢生长量及成花率。结果表明:各种修剪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梨树新梢的生长,提高其成花率。其中生长延缓剂抑制生长的效果随着药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拉枝处理提高成花率的效果最明显,成花率可达70%~80%。

关键词: 梨树 夏季修剪 化学控制 新梢生长 成花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和密度对镇麦168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寻小麦新品种镇麦168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播期与密度,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播期和密度对该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镇麦168的产量、部分农艺和品质性状均有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湿面筋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适当控制密度可协调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同时可增加面团稳定时间、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品种优质高产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分别为10月31日和270万株·hm-2。

关键词: 镇麦168 播期 密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杀霉素与苦参碱复配对草莓蓟马的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经室内毒力测定,多杀霉素和苦参碱以2∶1复配对草莓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具有较高的毒力,其LC50为0.055 6 mg/L,高于对照单一制剂,共毒系数148.51,增效显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多杀.苦参碱悬浮剂对草莓花蓟马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使用浓度600、800、1 000倍液施药后1、3、7 d防效均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杀虫效果高于或近似于5%多杀霉素悬浮剂,显著高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种浓度防效均显著高于0.5%苦参碱水剂;而中浓度和低浓度药后1 d杀虫效果低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药后3、7 d杀虫效果高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可能与吡虫啉长期使用产生抗药性有关。供试药剂各处理对草莓生长与开花安全。3%多杀.苦参碱水剂防治草莓花蓟马推荐剂量为600~800倍液。

关键词: 多杀霉素 苦参碱 蓟马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类猪圆环病毒P1的感染及其分子特征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类猪圆环病毒P1是新发现的一种病原,能引起仔猪出现类似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症状,是目前所知的具有最小基因组的病毒。为了解P1感染范围和基因组分子特征,采用PCR方法扩增P1全基因组,克隆测序后,应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1已在我国猪场流行,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1%~100%,可分为2个亚分支;同时免疫组化结果也证实了P1在样品中的分布。

关键词: 类猪圆环病毒P1 PCR 免疫组化 分子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阐述了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从技术、应用、政策层面分析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着力推进重点工作、尽快完善扶持政策、持续开展细致调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 现状 问题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化胆碱诱导黄瓜抗白粉病机理研究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氯化胆碱是一种新型广效的生长调节剂,以10mmol·L-1氯化胆碱处理黄瓜幼苗可明显提高植株的株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和叶绿素含量。诱导抗性机理研究表明:氯化胆碱处理后,黄瓜幼苗体内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活性及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丙二醛含量均明显上升。以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接种经氯化胆碱处理过的黄瓜叶片,结果显示分生孢子萌发率较低,芽管较短,且新产生的分生孢子串数量较少。用氯化胆碱处理黄瓜植株,可延迟和减轻黄瓜白粉病的发生。

关键词: 氯化胆碱 黄瓜 白粉病 诱导抗性 抗性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制种低产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甘蓝制种时,如果制种双亲都是经过多年选育出的稳定材料,且父母本花期相差时间较多,制种产量会较低。主要有3种方法解决此问题:调节父母本播种期;3月初用赤霉素300 mg/L喷施开花迟的亲本,每隔7 d喷1次,连续喷3次;1月20日至1月30日间,将开花较迟亲本的叶球整个割掉,留外叶12张左右,等新生腋芽长至2~3 cm时,留3个最大的腋芽,其余小腋芽用手抹掉。

关键词: 甘蓝 温度 花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