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为探索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最佳方法和增产机理,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试验。试验采用5种剂量、7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苗期调查处理根数比CK_1多1.8~2.9条。处理间株高变化不明显。结荚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大豆吸收养分,(N+P_2O_5+K_2O)总量比CK_1提高10%以上;比CK_1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为25.2%~32.9%、3.0%~6.7%和7.5%~13.5%。明确处理1.0A×2的剂量,比CK_1增产11.0%,效果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成分分析在甜高粱育种中的应用
《杂粮作物 》 2007
摘要:对22个甜高粱品种(系)的8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反映甜高粱性状的3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熟期因子、节数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上)。通过各品种的主成分值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其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相一致。证明主成分分析在甜高粱育种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黑土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苗情的影响
《作物研究 》 2007
摘要:吉林中部旱作玉米地区,春旱和冷害是制约苗情的关键气候因素。2004年在吉林东部旱作玉米上,采取不同耕作方式的比较发现,深松的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最大,而翻耕的玉米出苗率较高。地温最高的是翻耕处理,土壤含水量最高的是深松处理,土壤容重最小的是深松处理。与出苗相关性最高的指标是土壤容重,与株高和叶面积相关性最高的指标是土壤含水量,相关系数依次为-0.940,0.878和0.796。深松是有利于玉米出苗的耕作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子质量对高粱发芽率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安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了影响种子质量的一些因素(粒重,成熟度,着壳率,霜冻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种子质量对高梁发芽率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高粱自交系幼胚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份高粱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对组织培养的反应和植株再生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高粱基因型间愈伤组织诱导率没有明显差异,但胚性愈伤组织百分率、不定芽分化率以及再生频率有明显差异。其中YN336A、YN267R、YN510R和YN338A的再生效果较好,其不定芽发生率、不定根发生率及移栽成活率分别为64.4%-72.8%,76.2%-100.0%和36.3%-80.0%。对只生根不生芽的基因型,加入1-2 mg/L KT有明显抑制生根、促进生芽的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