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基于SSR标记的荔枝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53对本课题组自主开发设计的SSR特异引物对中筛选出22对多态性引物,对46份荔枝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54个等位基因,其中每对引物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4,共获得23个特异性标记,各标记的平均观察杂合度值、平均期望杂合度和PIC值分别为0.451、0.355和0.507。其中L it6位点各数值最高,是最理想的选择标记。利用22对多态性引物对46份荔枝种质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状图,结果表明:大多数种质相似系数在0.63~0.95之间,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并发现淮枝(广东)与淮枝(海南)两者可能为同名异物品种。

关键词: 荔枝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乳管细胞HbSKP1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SKP1蛋白是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环节之一的SCFCOI1复合体的成员,在CUL1和COI1之间起连接作用。本文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的胶乳中克隆了HbSKP1基因。该基因全长778bp,含一个54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8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推导的HbSKP1氨基酸序列含有SKP1家族特征性的Skp1-POZ和Skp1结构域。HbSKP1与蓖麻、毛果杨、拟南芥、油棕、啤酒花、苜蓿的SKP1类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4%、61%、47%、47%、47%和47%。原核表达了HbSKP1-His(6)融合蛋白。本研究为进一步鉴定乳管细胞中茉莉酸途径核心环节SCFCOI1复合体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乳管细胞 HbSKP1基因 SCFCOI1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柱花草根瘤菌的耐酸性与耐盐性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将5个柱花草根瘤菌菌株(编号为:R1、R2、R3、R4、R5)接种于不同酸、盐浓度的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培养,通过菌株的生长情况研究其耐酸性与耐盐性。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在pH=4.00时停止生长;菌株R1、R4、R5在pH>4.50时能正常生长;菌株R2在pH>5.50时生长良好,并且液体培养液的pH值在菌株生长后都有所上升。菌株R1、R3在NaCl浓度为0.05mol/L的培养基中生长微弱,R2、R4、R5生长良好,且R2在NaCl浓度为0.10mol/L时还能微弱生长。

关键词: 柱花草 根瘤菌 耐酸性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小食螨瓢虫捕食六点始叶螨的初步观察

昆虫知识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以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Riley)为猎物观察了拟小食螨瓢虫Stethorusparapauperculus Pang的发育历期、捕食量、捕食作用及干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拟小食螨瓢虫取食六点始叶螨时完成一个世代需23.2 d,幼虫1~4龄的捕食量分别为9.5、14.5、19.5、64.2头六点始叶螨成螨;成虫期对六点始叶螨成螨的捕食量高达880.4头,拟小食螨瓢虫对六点始叶螨的捕食作用符合HollingⅡ方程,拟合的模型方程为Na=1.3843 N/(1+0.0231N),日均最大捕食量为43.29头;拟小食螨瓢虫的捕食率与个体间的干扰效应用Hassell-Varley(1959)模型拟合为E=0.4690P-0.5470。

关键词: 六点始叶螨 拟小食螨瓢虫 功能反应 干扰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抑制效果的初步评价

中国生物防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侵染引起的维管束系统性病害。本试验对从海南省东方、八所、黄流、三亚和广东省湛江、徐闻、海安等香蕉种植地采集的根际土样进行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得到放线菌菌株139个。通过纸片扩散法,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8个。进一步试验表明,其中4个菌株不仅对香蕉枯萎病生理小种4号的菌丝生长有良好稳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另外14个不同专化型病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分别将这8株放线菌发酵上清液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孢子悬浮液混合12h后,有6株放线菌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超过8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株放线菌对香蕉枯萎病防效达86%以上,极显著地高于恶霉灵药剂处理。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拮抗放线菌 抑制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PCR技术的miRNA定量检测方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它广泛参与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应激反应等生命活动。但绝大多数miRNA的生物学功能还不清楚,通过灵敏的定量检测方法,了解miRNA在不同组织部位的时空表达,是探究其功能的重要环节。现着重介绍了2类7种基于PCR技术的miRNA定量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流程,并分析了这些定量检测技术间的异同和适用范围。

关键词: miRNA 探针 荧光染料 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柱花草根际土著根瘤菌的丰度及其遗传多样性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为研究我国柱花草根际土著根瘤菌在不同生态环境土壤中的丰度及其遗传多样性,分别在海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柱花草的主要分布区域采集土样及根瘤,通过MPN法测定得到各种土壤中土著根瘤菌的丰度,并从采集的根瘤中分离获得的55份根瘤菌菌株进行16SrDNA全序列分析,与相关参比菌株的16SrDNA序列进行比对及聚类。结果表明,我国柱花草主要种植区域土著根瘤菌含量差异较大,每克干土中含量为0.7×102~7.5×106个,海南儋州区域的含量最高,广东湛江南亚所区域的含量最低;所分离出的菌株都属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 sp.),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合为8大类群,初步确定55株柱花草根瘤菌的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

关键词: 柱花草 根瘤菌 土著菌含量 16SrDNA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香草兰种植园植株养分状况研究(简报)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对海南省香草兰主要种植区的香草兰种植园的植株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香草兰种植园植株养分缺乏严重,植株N、P、K、Ca、Mg缺乏的香草兰园分别占全省的62.07%、100%、6.90%、93.10%、79.31%,其中P、Ca缺乏最严重;且各养分之间比例严重失衡,N/P、P/Ca、Mg/P、Mg/Ca、K/P严重不平衡的香草兰园分别占全省的100%、93.1%、82.75%、82.76%、100%。由于香草兰是典型的喜P、Ca作物,因此建议各种植园加大P、Ca肥的投入,同时增施N、Mg肥,使各养分都达到最适香草兰生长的浓度,同时使各养分之间达到平衡。

关键词: 海南省 香草兰 植株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RAP标记构建18个木薯品种的DNA指纹图谱

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RAP标记,选用36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组合,对18个木薯品种进行分析鉴定,扩增出32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35个,多态性比率达73.4%,平均每对引物组合可产生8.9个位点和6.5个多态性位点;235个多态性位点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734为阈值,可将18份供试材料分为4组;选用2对多态性引物Me1-Em5和Me24-Em10,初步构建了18份木薯品种的指纹图谱,根据条带的有无转换为0、1二进制编码形成数字指纹,每个品种拥有唯一的数字指纹区别于其他品种,置信概率达到99.999%。结果表明,采用SRAP标记建立的指纹图谱适用于木薯品种的分类和鉴定。

关键词: 木薯 SRAP DNA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是我国第四大水果,在热带作物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香蕉的收获面积、产量、市场、价格方面,分析了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的现状;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出口价格比(EP)、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QC)5个相关指标,对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并与东盟国家进行比较分析。从香蕉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广引进新优品种、技术培训、商品储运、产品检验检疫、产品深加工、完善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关键词: 中国 香蕉 市场 品种结构 产品深加工 国际竞争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