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木瓜椰油提取工艺的研究及其副产物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用木瓜浆和果胶酶制备木瓜椰油并分析其副产物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表明,制备木瓜椰油的最佳工艺为:椰奶经冷冻-解冻处理,反应体系中椰奶水分质量分数为65%,木瓜浆用量为40%(以椰奶质量计),果胶酶用量为1.0%(以木瓜浆质量计),不调节反应体系的pH,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 h。制备木瓜椰油后的副产物乳清营养丰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橡胶树品种抗炭疽病性及治理后的生理指标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胶园自然条件下,对来自东南亚的6个橡胶树品系和目前的生产上大规模应用的3个品种抗炭疽病性能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炭疽病治理和植株恢复后,对各种系SPAD值、光合速率及其相关的生理生态因子进行测定,分析9个橡胶种系的叶绿素水平、光合速率以及各因子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橡胶种系在胶园自然状态下,对炭疽病的抗病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热试7、热试08-1和热试10的表现较好;不同橡胶种系SPAD值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叶绿素含量处于相当的水准,种系间未出现显著的差异性;在苗期,参试橡胶种系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因子有所不同,但气孔导度是除热试6-2外8个种系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决定因子,蒸气压亏缺是所有供试材料Pn的限制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粪比对甘蔗叶干法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的草粪比配制原料,进行厌氧发酵,研究草粪比对甘蔗叶干法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粪比为1∶1和2∶1的处理组产气速度快,有明显的产气高峰,在发酵前40 d就产生了大部分气体。草粪比为1∶1的处理组总产气量最高,达到1 218.46 L,甲烷含量稳定后持续25 d保持在60%以上,草粪比为2∶1的处理组总产气量849.20 L,甲烷含量持续18 d保持在60%以上,草粪比为1∶0的处理组总产气量335.50 L,甲烷含量稳定后保持在45%左右。草粪比为1∶1和2∶1的处理组总固体产气量相差不大,但明显高于草粪比为1∶0的处理组。因此,添加猪粪有利于甘蔗叶干法厌氧发酵的进行,两者混合发酵比单一发酵产气效果要好。在产气高峰之后及时更换物料,可维持较高的产气量以保证实际用气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血树DCDPK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通过RACE技术克隆龙血树CDPK基因的全长cDNA,并对基因序列进行相关分析与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 810 bp,编码区长度为1 587 bp,编码528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具有CDPK基因编码氨基酸的所有典型结构特征;经序列比对发现其核酸序列与玉米CDPK基因的同源性高达81%,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中的CDPK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很高。该基因命名为DCDPK2基因。对未经血竭诱导和诱导的龙血树组培苗进行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发现在添加了诱导物的组培苗中DCDPK2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
关键词: 龙血树 CDPK基因 克隆 RACE技术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红棕象甲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一株红棕象甲寄生真菌的归属,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从产孢表型、分生孢子特征和ITS序列测定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分生孢子梗粗短,顶端具2~5个瓶状小梗,分生孢子呈长椭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为4.8~9.3μm×2.2~3.1μm;ITS通用引物扩增该菌得到了预期的558bp条带,其与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的支持率高达100%。因此,将该红棕象甲寄生真菌菌株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Metarhiziumanisopliaevar.anisopliae。
关键词: 红棕象甲 金龟子绿僵菌 鉴定 rDNA-ITS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风树生理生态学研究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麻风树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灌木,因其种子富含的油脂可以转变为生物柴油,所以成为一种很有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作物。麻风树的研究最先开始在其药用价值上,随着世界能源物资的逐渐短缺,人们开始四处搜寻可替代能源,麻风树种子油的优良特性,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对麻风树各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就现有文献报道看来,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组织培养方面,对种子油的研究也有一些报道。但这些研究还不够全面透彻,因此本文就麻风树的自然分布环境状态、受环境影响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及技术措施的应用、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遗传多样性变化以及生理生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目前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量生物质炭对2种热带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草地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处理(生物质炭与土壤质量(0~20 cm)比分别为0.1%,0.5%,1.0%),同时以不加生物质炭作为对照,研究生物质炭对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 K.Scbumacb×P.typhoideum Rich)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SW.)2种供试牧草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对柱花草和王草产草量的影响不显著,0.5%的生物质炭对2种草品质无显著影响;0.1%的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第1茬王草蛋白质的含量,1.0%的生物质炭的施用显著增加了第2茬柱花草粗灰分的含量。因此,低量生物质炭施用在海南花岗岩砖红壤对王草和柱花草生长无正面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株真菌对香蕉枯萎病拮抗效果比较
《果树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拮抗生防真菌是微生物农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香蕉根际土壤分离获得3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真菌,并对其抑菌效果和对香蕉枯萎病的盆栽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通过对峙试验测定表明080409-8,080409-13和080819-B2-1等3株拮抗菌具有较强的营养和空间竞争能力,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都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峙培养7d,抑制率均在55%以上;3株拮抗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菌落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表现为抑制率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以1%浓度处理7d,080409-8,080409-13,080819-B2-1的抑制率分别为22.00%,51.67%,63.00%;5%处理7d,抑制率分别为39.33%,62.00%,71.00%;080409-8,080409-13,080819-B2-1发酵液的10倍,50倍和1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为40%~85%,在50倍稀释液浓度下,3株拮抗真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均达到最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栽培品种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为寻找与木薯茎叶鲜重、块根鲜重、株高、开花、块根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紧密关联的分子标记,利用145对SRAP,132对EST-SSR引物对19个木薯栽培品种进行多位点的扫描分析,并在分析群体的连锁不平衡水平基础上,通过关联分析软件TASSEL2.1将标记与这些栽培品种的以上农艺性状进行关联。结果表明:群体中非共线性的SRAP和EST-SS位点组合存在一定的连锁不平衡,在147个SRAP位点的1471个位点组合中支持的不平衡成对位点仅在木薯粗略基因组中占位点组合的0.815%(p<0.01),132个ESTSSR位点的993种位点组合仅在木薯基因组中占位点组合的0.302%(p<0.01);利用EST-SSR数据分析栽培品种的群体结构可划分为3个亚群,亚群的划分与群体亲缘类型相关联;共检测到29个与性状相关联的位点,其中与茎叶鲜重相关的位点11个,与块根鲜重相关的位点3个,与株高相关的位点3个,与是否开花相关的位点8个,与块根数相关的位点5个,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关的位点2个。下一步工作是进行优等位基因的挖掘,找到与茎叶鲜重和株高相关的优异位点、等位变异及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
关键词: 木薯 农艺性状 SRAP和ESS-SSR标记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