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橡胶树多主棒孢菌室内产孢条件的优化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对橡胶树多主棒孢菌株3种室内产孢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产孢量、孢子大小、活力和致病力等方面的评价,发现菌丝打断法结果优于自然产孢法和纸片产孢法。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光暗交替、28℃、pH7、RH75%是孢子产生的最适条件;产孢时培养基越多,产孢量越高;菌丝打断后36h时产孢量达到最高。采用菌丝打断法共进行25个多主棒孢菌株的室内产孢试验,所有菌株产孢量均在6.1×105个/cm2菌落以上。

关键词: 多主棒孢 产孢 菌丝打断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胁迫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研究了30、33、36、39和42℃条件下椰甲截脉姬小蜂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情况,结果表明:(1)椰甲截脉姬小蜂卵、幼虫和蛹在33~42℃范围内处理8h后,发育历期延长,羽化率下降,每寄主出蜂数减少,雌蜂比例增加;(2)椰甲截脉姬小蜂成虫在30~42℃范围内处理2h,随着温度的升高,寄生率逐渐下降,每寄主出蜂数减少,发育历期延长,羽化率下降,且在39~42℃的范围内,与对照相比,雌蜂比例显著下降;(3)不同发育阶段椰甲截脉姬小蜂对高温的耐热性存在显著差异,依次为:蛹>幼虫>卵。

关键词: 热胁迫 椰甲截脉姬小蜂 生长发育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臂形草内生真菌HND5的GFP标记及其抑菌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臂形草Brachiaria brizantha内生真菌HND5及其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拮抗作用。本研究通过原生质体转化将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质粒pPKNTG转入HND5菌株中,获得了带绿色荧光且遗传稳定的转化子;PCR鉴定结果表明绿色荧光与外源质粒的插入相关。随机选取7个荧光转化子进行拮抗活性评价,发现其中5个转化子及其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对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拮抗活性与野生型菌株HND5相当。该结果为深入研究HND5菌株内生性及生防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臂形草 内生真菌HND5 绿色荧光蛋白 多主棒孢菌 拮抗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植物性食品中15种稀土元素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植物性食品样品经微波消解法处理,采用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其15种稀土元素含量。每个稀土元素选择一个不受同量异位素干扰的同位素89Y、139La、140Ce、141Pr、146Nd、147Sm、151Eu、157Gd、159Tb、163Dy、165Ho、166Er、169Tm、172Yb、175Lu,对于所测元素,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 9回收率均在95.0%~105.0%,相对误差<5.0%。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植物性食品中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ICP-MS 植物 稀土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香蕉对钾高效吸收的根系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利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设计0.25 mmol/L(低钾)、2.5 mmol/L(高钾)2种水平,初步探讨4个不同基因型香蕉对低钾适应性。结果表明:钾高效品种在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比表面积、及根系活力大于钾低效品种。钾高效香蕉品种根系吸收钾的Km值、Cmin都小于钾低效品种,而Imax和a值普遍大于钾低效品种,钾高效品种在低钾胁迫下通过提高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酶活性实现钾素利用的保护性反应,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 香蕉 养分吸收 养分效率 基因型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薇甘菊调查监测及其风险评估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通过对海南省主要农田、森林、自然保护区等生境及重要港口、旅游区的调查监测,掌握了薇甘菊在海南省的最新分布、危害现状与发生规律,并对其入侵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薇甘菊在海南省海口、文昌、临高、澄迈、五指山、琼海、定安、昌江、东方和屯昌10个市县、约40个乡镇均有发生,面积约1 105.3 hm2。薇甘菊的入侵风险评估值R达2.3,具有高度的入侵风险。薇甘菊已经入侵到海南的橡胶园、香蕉园、甘蔗园和生态林地中,对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对海南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潜在威胁,必须采取措施对其严格监测和防控。

关键词: 海南 薇甘菊 监测 入侵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心叶甲啮小蜂复眼的扫描电镜观察

中国生物防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是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的寄生性天敌。研究该小蜂的行为发现,雄蜂复眼在交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此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复眼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雌蜂复眼长椭圆形,外凸,小眼约267个;雄蜂复眼近椭圆形,略外凸,小眼约285个。雌、雄蜂复眼中心区域小眼排列较紧密,多为较规则的六边形,边缘区域小眼排列不紧密,多为不规则四至六边形,且少量相邻小眼的间距较大。雌、雄蜂复眼小眼面积分别为124.931、19.90μm2。雌、雄蜂复眼中心区域近背区小眼间着生少量感觉毛。

关键词: 椰心叶甲啮小蜂 扫描电镜 复眼 形态 感觉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Slt2类MAPK同源基因CMP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根据几种丝状真菌Slt2类MAPK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中扩增出MAPK同源基因的部分片段,再利用染色体步移法延伸该片段的上、下游邻接序列,获得MAPK编码基因的全长序列,命名为CMP1(GenBank Accession No.GU321364)。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编码417个氨基酸的多肽,推测分子量为47.5 ku,等电点为5.57。CMP1含有一个参与双重磷酸化作用的MAPK蛋白激活域(TEY),其氨基酸序列与丝状真菌的MAPK,AAslt2和MAP-kinase等高度同源。系统聚类结果显示,该基因与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细交链格孢菌(A.alternata)和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的Slt2类MAPK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CMP1基因在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

关键词: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 蛋白激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菠萝叶渣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自行研究设计的恒温发酵装置,以菠萝叶渣为发酵原料,在C/N为25∶1,总固体物浓度(TS)为20%,接种量为30%的条件下,在25~40℃温度范围内,以5℃为梯度,进行批量厌氧发酵试验,研究发酵温度对菠萝叶渣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为35℃的试验组的产气量为662.8 L,明显优于其他3组;而发酵时间也稍小于其他3组,而甲烷含量与其他3组相差不大。菠萝叶渣厌氧发酵在其发酵温度时产气速率、产气量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超出35℃时,产气速率减小,产气量下降。说明发酵时间不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单一以温度来断定发酵时间的长短是不切合实际的。

关键词: 菠萝叶渣 厌氧发酵 温度 发酵时间 产气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抗旱相关miRNA表达差异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对2个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SC124和KU50进行驯化和非驯化干旱处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取样2个部位的3个时间点,对5个miRNA进行表达差异研究。结果显示,5个miRNA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miRNA 171 ab和398 b经过驯化后诱导(DH)条件下表达,miRNA 166 a在直接干旱处理(DNH)条件下的功能叶中有表达,而驯化后诱导条件下只在根中有表达;miRNA 390 b和399 e在2种干旱处理方式中都有表达,经过驯化后表达量也明显增加。通过对不同处理、部位和时间点上的表达情况分析,表明miRNA具有明显的品种特异性、组织特异性和时序性。

关键词: 木薯 miRNA 旱害胁迫 qPCR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