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罗定市肉桂产业化经营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阐述了罗定市肉桂产业的状况 ,对其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 ,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肉桂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策。


猪场恶臭的生物技术综合处理
《生态科学 》 2004 CSCD
摘要:集约化猪场恶臭的生物处理可以在饲养的营养技术、饲养过程和粪便处理阶段分别处理,试验表明使用含有微生物制剂等成分的除臭剂为饲料添加剂,可使猪舍氨气和硫化氢分别降低38.6%和20.6%,调节池中氨气和硫化氢分别降低14.7%和20.4%,臭气浓度降低43.8%。而在猪舍和饲养过程中使用恶臭吸附剂直接放置于猪场环境中,可降低猪舍中的氨气和硫化氢浓度29.5%和30.4%,降低调节池中的氨气和硫化氢30.2%和0%,降低臭气浓度31.9%。在猪场污水处理阶段使用雾化除臭处理设备,可以降低调节池、贮粪池和水力筛池的氨气浓度14.7%、24.6%和48.2%,分别降低硫化氢浓度18.1%、25.8%和13.0%,同时降低猪场臭气浓度82.6%。


颗粒体病毒在小菜蛾种群中的垂直传播方式的初步观察
《昆虫知识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观察了小菜蛾颗粒体病毒PlutellaxylostellaGranulosisVirus(RxGV)在小菜蛾种群水平上可能的垂直传播途径。结果表明 :(1 )上代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 .)幼虫期饲毒不能将小菜蛾颗粒体病垂直传递到下代 ;(2 )取食病毒的雌蛾产的卵所孵化的幼虫中 ,没病毒感染出现 ,说明病毒不能经小菜蛾成虫体内传播到下一代。 (3 )用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处理卵卡时 ,其初孵幼虫有少量被病毒感染死亡 ,浓度高时感染率也较高 ,但感染率均在 1 0 %以下 ,说明小菜蛾颗粒体病毒能经卵表垂直传递给下代 ,但传递效率不高。但当用病毒处理叶片上的卵时 ,初孵幼虫死亡率高达 77 73 % ,而且孵化出的幼虫大多数染病且死于 3龄以前 ,因此田间病毒的施用时间可提早到卵高峰期。


广东药用植物选育种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针对广东传统药用植物品种混杂、退化、品质下降,以及选育工作研究基础还很薄弱的现状,开展选育种研究已是广东中药材行业的当务之急。在药用植物的选育种工作中,确定育种目标、占有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价鉴定,是育种的基础。根据不同药用植物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育种方式,选育优良新品种,并加强配套技术研究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猪场污水的A~2/O-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
《生态科学 》 2004 CSCD
摘要:猪场污水采用A~2/O-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砂滤消毒组合方法处理,可以实行中水回用。原污水经过固液分离、调解池、竖流式初沉池、厌氧消化池、缺氧池、传统活性污泥曝气池、竖流式二沉池、接触氧化池、药剂混合池、斜板沉淀池、砂滤池、pH调解和消毒池处理后进入排放池,系统正常运行后处理废水可以达到GB8978-1996中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处理水没有检测到病原微生物。中水引入中水塔,通过独立设计的中水道,可以应用到猪舍冲栏使用。而污泥通过污泥干化场得到干化。


优质甜玉米粤甜9号高产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粤甜9号是新培育的优质高产品种,为了该品种高产与优质潜力的发挥,总结出粤甜9号生产过程中的地块选择、种植密度、苗期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的技术要求。


微生物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核农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空间诱变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育种手段。本文主要根据国内外微生物空间诱变的研究近况 ,概述在空间环境中诱发微生物变异的机制及微生物代谢活性的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