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花期耐旱导入系群体的构建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早四×齐319回交群体(BC2F1)为试验材料,在花期进行高强度干旱胁迫和耐旱导入系筛选,获得花期耐旱性显著高于亲本材料的玉米耐旱导入系。利用分子标记对其导入片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耐旱群体在36.59%的位点上含有供体亲本的特异标记,尤其在第4、5染色体上分别达到63.94%、56%,显著高于群体平均值;同时发现,导入频率的提高主要集中于染色体的部分区段,其中部分基因组区域与已定位的耐旱性相关QTL相邻或重叠。
短短芽孢杆菌A57对棉花主要病原真菌的拮抗机理
《西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短短芽孢杆菌A57(Brevibacillus brevs,A57)是从棉花根际土壤分离出来的桔抗细菌。该细菌对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和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具有较强拮抗作用,在PDA平板上对峙培养,平均抑制率分别是33.5%、39.5%、29.5%。该菌菌液稀释10倍对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的防效分别是49.8%、56.8%、48.9%。还利用A57不同稀释度的无细胞滤液培养棉花无菌胚,发现无细胞滤液对棉花幼苗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其中稀释500倍的促生作用最大,其胚轴20.2 mm,对照16.4 mm,较对照增加24.4%,从其无菌胚长成的幼苗提取浸提液,发现浸提液对棉花枯萎病菌仍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抑制率为5.7%。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A57菌株的主要拮抗机理是通过产生拮抗物质造成病原真菌菌丝体断裂、扭曲、畸形,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造成孢子畸形。用(NH4)2SO4沉淀法提取A57菌株的粗蛋白,对供试的病原菌仍具有较高的拮抗活性,70%浓度时其拮抗活性最大,A57粗提蛋白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最大抑制率为23.7%,同时该菌经(NH4)2SO4沉淀后获得的粗提蛋白的上清液对病原指示菌仍具有一定的拮抗活性。以枯萎病菌为指示菌,研究了该菌株表现最佳拮抗活性时的菌液发酵条件,结果表明,A57适宜培养基为LB培养基,pH8,好气条件下抑菌活性最好。
关键词: A57 Brevibacillusbrevs 粗提蛋白 抑菌机理 防病 促生


蘑菇渣复合基质特性及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蘑菇渣为原料的育苗基质,加入不同体积配比的蛭石、珍珠岩进行了番茄穴盘育苗试验,筛选出可以作为草炭复合基质替代品的蘑菇渣复合基质。试验结果表明:蘑菇渣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草炭,在相同的苗期管理情况下,T1(蘑菇渣∶蛭石∶珍珠岩为1∶1∶1)、T6(蘑菇渣∶蛭石∶珍珠岩为2∶1∶2)复合基质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全株干重、壮苗指数均显著大于CK(草炭∶蛭石为2∶1)。因此,在番茄穴盘育苗中可使用蘑菇渣复合基质代替草炭。


农杆菌介导外源基因转化棉花上胚轴方法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获得棉花转基因植株的新方法。[方法]以棉花感受态萌动的上胚轴作为外源基因转化的受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携带有筛选标记NPTII(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及GFP(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导入棉花,研究了农杆菌介导法用于棉花感受态萌动上胚轴转化的预培养时间,浸菌时间,共培养时间及抗生素处理浓度等。[结果]在新疆棉花离体培养植株直接再生植株基础上,经3~5d预培养处理过的棉花上胚轴,在浸菌15 min共培养2 d后,经50 mg/L kan筛选,用1 000 mg/L头孢霉素抑菌,并用相对高含量细胞分裂素和低含量生长素的组合对其进行直接出芽培养,从而获得抗性小苗。[结论]用农杆菌转化处理棉花上胚轴是一种操作简单、重复性好、非基因依赖型的转化方法。
关键词: 棉花 上胚轴 直接器官发生 农杆菌介导 非基因依赖型转化


离体培养条件下伊犁贝母四倍体诱导及筛选
《时珍国医国药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选育四倍体伊犁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Schrenk新种质,为高产、高生物碱含量的伊犁贝母育种打下基础。方法以鳞茎诱导出的不定芽为材料,将其接入含有2%二甲基亚砜、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液体MS培养基诱导四倍体,利用处理后不定芽表型变化及染色体计数筛选鉴定四倍体伊犁贝母。结果成功获得了染色体加倍的伊犁贝母新材料,其中以含秋水仙素400 mg/L浸泡24 h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导率达到33.3%,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对照相比,二者在表型性状、显微结构上有明显区别。结论四倍体植株体型大、生长优势明显,离体条件下利用不定芽诱导多倍体是伊犁贝母倍性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新疆苏云金杆菌35高效菌株小试生产发酵影响因子的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以棉铃虫4龄幼虫为供试昆虫的生物测定,对从新疆兵团145团棉田自然死亡棉铃虫体内分离筛选到的一株高效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菌株35,进行了发酵工艺的初步研究。对Bt菌株35进行了摇瓶发酵和小试发酵,利用2L全自动发酵罐优化了发酵培养基和操作条件。优选培养基的组分为:棉籽饼3.25%、玉米粉1.4%、麸皮1.2%、KH2PO40.11%、FeSO40.0049%,该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相比,发酵液含菌数高达40.8×108cfu/mL,比对照培养基提高了63.7%,发酵液毒力高达66.1%,比对照培养基提高了81.5%。利用CaCO3调节pH值,可使活菌数提高37%,发酵周期缩短9 h;28℃发酵活菌数比30℃增加12.1%,发酵时间延长3h,最适发酵产孢温度为30℃;以芽孢接种,其发酵时间比营养体接种延长3 h,最优接种方式为营养体接种;溶氧对发酵有较大的影响,当发酵全程采用1∶0.8 vvm的通气量时,最终发酵菌数为38.1×108cfu/mL;当发酵前期、中期、后期的溶氧分别为1∶1.0 vvm、1∶1.4 vvm及1∶1.2 vvm时,活菌数可达72.5×108cfu/mL,发酵水平提高约1倍。对Bt发酵液进行生物测定,发酵原液(Bt离心沉淀物+上清液)的LC50比去掉上清液的沉淀物提高了37.1%,说明上清液能提高发酵液的毒力。


酱渣复合基质在番茄育苗上的使用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酱渣复合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经微生物发酵后的酱渣加入不同比例的蛭石和珍珠岩配制成酱渣复合基质,研究其对番茄品种毛粉802农艺性状的影响。对照基质为草炭∶蛭石=2∶1(体积比)。[结果]酱渣复合基质的容重为0.167~0.253 g/cm3,孔隙度为71.20%~75.48%。基质中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显著高于CK。不同酱渣复合基质所育番茄苗的高度均显著低于CK。T1基质(酱渣∶蛭石∶珍珠岩=1∶1∶1)中番茄苗最高,为28.5 cm,比对照低了3.8 cm。该基质中的番茄苗茎粗显著大于CK,比CK粗17.7%。T1处理地上部鲜重与CK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地上部干重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结论]酱渣代替草炭进行番茄育苗时,T1基质效果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