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吉林省新育成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6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的28个新品种(系)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只有1个品种垩白粒率达到部颁优质米(NY/T83-1988)2级标准,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透明度、碱消值、精米率、糙米率均达到部颁优质米2级标准;参试品种的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2,P<0.01),与穗数呈显著负相关(r=-0.482,P<0.05);产量与垩白粒率呈显著正相关(r=0.523,P<0.05),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67,P<0.05);整精米率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r=0.414,P<0.05),与穗粒数和实穗粒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r=-0.572,P<0.01;r=-0.524,P<0.05);提高整精米率、胶稠度,降低千粒重、单穗重和穗粒数,可以兼顾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钙土玉米氮肥经济用量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黑钙土上进行了玉米氮肥经济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穗粒数均明显超过对照;除了最高用量外,各处理有效穗长、千粒重明显超过对照,单产N3~N5明显超过两个对照;从N1到N4单产呈逐渐增加趋势(以N4为最高),而后单产降低。经济效益的高低顺序同单产高低顺序,氮肥以150kg/hm2为最佳经济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DTA对向日葵根尖细胞染色体的诱变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EDTA是辐射敏化剂,这已经被证实,而且相关报道很多。EDTA的使用也多数是和其他诱变因素结合使用,以达到提高染色体畸变频率的目的。本试验采用1mmol浓度的EDTA直接处理向日葵种子根尖,处理时间分别为3、5和7h。结果表明:用EDTA处理向日葵种子,能诱发较高的染色体畸变率;而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染色体畸变率也在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的抗旱性及抗旱品种选育
《安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干旱缺水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产量的途径有二,一是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二是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文中对作物形态与抗旱性、根系与抗旱性、肥料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培育抗旱品种应重视抗旱性的鉴定、根系的选拔、早发性的选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子梨野生种和部分栽培品种交配亲和性研究
《果树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为试材,进行了花粉育性和交配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32份资源中有53%为雄性不育类型,可育品种间的花粉生活力存在明显差异,人工催花的花粉生活力低于自然开花,但对授粉结实无显著影响。南果梨、苹香梨、寒香梨等大部分栽培品种及山梨5个株系(野生秋子梨)都表现为自交不亲和。红花盖梨花期自交能够结实,但所结果实的种子不正常,为假亲和。龙香梨有一定自交结实力,花期人工自交花序坐果率达23.3%。部分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梨品种蕾期自交授粉可提高结实率,但盛花后期授粉无显著影响。梨子代品种与亲代间互交,大部分组合表现亲和。南果梨×寒红梨组合交配亲和,但反交不亲和。梨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杂交结实正常,但亲本与其芽变品种间交配不亲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子粒容重的相关性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探讨了玉米子粒容重与6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子粒容重与产量、出籽率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与百粒重、子粒外观品质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与生育天数、脱粒时子粒含水量、穗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并通过相关分析,针对今后提高子粒容重提出了粗浅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质资源的评价、改良与利用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玉米种质资源的分类,对各类种质资源的特性加以评价,并阐述了改良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地方种质、外来种质的研究,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以及玉米野生近缘种的研究与利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