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基因猪研究的回顾及今后发展方略之我见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要回顾了20多年来国内外转基因猪的研究,在对猪生产性能的遗传改良、用猪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医用蛋白以及用猪作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者等方面,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概述了原核注射法、精子介导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和体细胞核移植法转基因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对转基因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国内外发展的态势和我国养猪业的现状,提出了转基因猪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的发展方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业应对饲料原料涨价的技术策略
《北方牧业 》 2008
摘要:养猪生产中,饲料成本占规模化养猪总成本的65%~70%,占专业户养猪总成本的70%~80%。近年来饲料原料价一涨再涨,致使养猪成本一增再增,养猪利润一减再减。通过改变配方设计应用理念,严格质量控制,科学应用原料选择技术、配方设计技术,达到配方成本最低,配方收益最大,从而消抵原料涨价,提升养猪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玉米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表型评价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 2008
摘要:玉米(Zeamays L.)地方品种是具有丰富遗传变异和有利基因的宝贵基因资源。鉴定地方品种的表型和基因型筛选优良种质,是利用地方品种的前提。对102份湖北省玉米地方种质的11个性状进行了连续2年的表型鉴定,结果显示,各性状在供试材料间的差异显著,性状变异范围广泛。其中,粒重的变化最大,其次为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长。与BSSSC9和Suwan2的产量组成性状比较,果穗较长的品种有28个,占27%(28/102),如八趟白、百日归等;粒重较大有35个,占34%(35/102),如八趟白、东津白、百日早1、百日早1、百日归等;穗行数较多的有11个,占10.8%(11/102),如米包谷、小包谷和黄玉米等;行粒数较多的有3个,为八趟白、东津白和黄玉米。结果表明湖北省地方品种蕴藏着大量的遗传变异和丰富的有利基因,特别是八趟白、东津白、百日归等品种更是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玉米(Zeamays L.) 地方品种 表现型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圈肥施用比例对烤烟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牛圈肥施用比例对烤烟产量质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牛圈肥中的氮量超过总施氮量的60%以后,烟株的生育期明显缩短,会明显阻碍烟株前期的生长;综合各经济性状,牛圈肥的施用比例应以牛圈肥氮占总施氮量的20%左右为宜;纯施化肥烟株对氮、磷、钾的吸收明显大于牛圈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施用牛圈肥有降低中部和下部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的趋势,而总糖、还原糖则有增加的趋势;施用牛圈肥可以增加烟叶的氯含量,从而改善烟叶油分;不同牛圈肥施用量对土壤中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影响很大,纯施化肥条件下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从团棵期开始至采收结束,基本处于下降趋势,而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施用牛圈肥的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在多糖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单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原理和工作模式,详细叙述了利用AFM研究多糖时的样品制备方法及影响成像的因素,并综述了AFM在多糖分子的形态观察和定量研究方面的进展,介绍了AFM在研究多糖单分子力学谱方面的工作和AFM对糖基构象变化过程的测定和调控,还对AFM在多糖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能源用甘薯幼林间套高产栽培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在幼林间套条件下,不同树龄对能源用甘薯鄂薯5号的鲜薯产量、茎叶产量及干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树龄、不同甘薯栽植密度对鄂薯5号鲜薯产量的影响。归纳总结了一套能源用甘薯鄂薯5号在林间套种条件下的高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