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鱼类合作捕食指示性的姿势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类从幼儿开始就可以通过一些指示性姿势有意地引起同伴的注意,从而进行交流。婴幼儿通过一些姿势,例如指示环境中一些实体的动作引起他的交流伙伴的注意,这些指示性的信号可以用于分享兴趣、或者可以达到一个更明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油鸡就巢产蛋行为特性研究

中国家禽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散养条件下北京油鸡整个产蛋期间(19~65周)的就巢产蛋行为发生及其特性表现。选用600只18周龄的北京油鸡蛋鸡,为便于行为观察记录随机分为6组,每组单独观察。19~65周龄期间每周末观察记录各组鸡只就巢、产蛋行为发生情况,特别是37~55周龄期间每周选1d由两位专门人员进舍观察记录3次(10∶00~11∶00、16∶00~17∶00、20∶00~21∶00),每组10分钟。结果表明:北京油鸡预产期间(19~21周),产蛋行为表现少(<1%),此时鸡只无就巢行为发生。产蛋前期(22~28周),鸡只产蛋行为随周龄逐渐增加,尤其是29周之后产蛋行为表现频繁时(58.13%),就巢行为也开始增加并频繁发生(9.47%);而产蛋后期(44周后)产蛋行为显著降低时(46.18%),就巢行为却并没有减少很多(8.29%)。37~55周期间油鸡就巢两次的比率占总体典型就巢行为发生的54.7%。平均就巢持续时间,就巢一次的要大于就巢两次的(20.4d>17.8d),典型就巢行为发生率小于非典型就巢行为发生率(9.5%<12.7%)。最后总结了北京油鸡的就巢产蛋行为特性:主要表现为具有阶段性、明显的目的性,记忆性,个体差异性,对声、光的敏感性,以及发生的不同步性。

关键词: 北京油鸡 就巢行为 行为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内分泌学:揭示微生物与激素相互作用对感染的影响机制

微生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生物内分泌学是一门将微生物学、神经生理学和内分泌学等学科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交叉学科。本文以儿茶酚胺类激素作用于细菌为例,介绍了此类激素对细菌的作用机制,特别是促进细菌生长以及增强细菌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侵染能力的机制,而且对激素与细菌作用的受体及与细菌群居效应的相关性进行了简要介绍。该学科的提出不但有助于深入认识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而且对畜牧生产中的健康养殖和动物性食品安全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微生物内分泌学 儿茶酚胺类激素 促生长 毒力 群居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介绍(七) 无基质营养液育苗新技术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无基质营养液育苗技术去掉了传统工厂化育苗技术中基质的使用,采用营养液栽培,通过播种纸和覆盖纸将幼苗地上部分固定支撑,根系完全生长在营养液中。营养液配比和浓度可以根据作物需求达到最优化和精确调控,从而创造了最适于幼苗生长的环境条件,做到了育苗环节的工厂化、节水、节肥,提高了育苗的整齐度和健壮度。该项技术适用于全国各地区番茄、黄瓜等多种蔬菜育苗应用。1技术要点无基质营养液育苗系统主要由营养液育苗槽、育苗格板、播种纸和覆盖纸、育苗床架、催芽箱、营养液循环系统、营养液温度调节系统组成。1.1营养液育苗槽营养液育苗槽内盛装营养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花粉管结合线性DNA的方法将YB2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将YB2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方法]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含有YB2基因的线性表达盒转入优良玉米自交系京24,对T0代植物喷洒浓度为200 mg/L草铵膦药液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到的植株进行PCR、RT-PCR检测。[结果]试验共得到19株草铵膦抗性植株;经检测,19株均为Bar阳性植物,其中5株含YB2目的基因,初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结论]该研究为获得抗旱性好、产量高、安全的转基因玉米株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YB2基因 转基因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方法与应用

国土资源遥感 2013 CSCD

摘要:在农户尺度下,精确的地块空间信息是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和流转的基础与关键。为了解决目前农村土地问题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地块边界测量问题,首先详细阐述了农户尺度下各种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方法,指出了常规测绘仪器测量、GPS-RTK测量、移动GIS测量和遥感勾绘测量等方法的优缺点;然后通过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大庙峪村的示范研究,具体分析了地块测量方法的应用模式;最后讨论了地块测量中需要注意的目的和用途、精度与成本、数据库建设与更新以及应用推广等方面的问题。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农村土地问题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方法,也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3S 土地制度 农户尺度 地块信息 测量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明远断病手迹(三十五) 原来是西花蓟马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3

摘要:2012年8、9月份,我们为做万寿菊黑斑病的病原鉴定,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的日光温室请王师傅帮助育了100多棵万寿菊的苗子。好不容易长到有4~5个叶片,准备用它接种病菌的时候,发现叶片上长了许多白斑。大家都知道,像这样的苗子用作病原鉴定是不合格的。因为有白斑的干扰,无法准确地认定病菌对万寿菊的寄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霜霉病田间调查及防治效果试验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CSCD

摘要:葡萄霜霉病是中国葡萄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该病害的防治,2012年笔者调查了北京地区30个不同葡萄品种霜霉病的田间发生情况,并对病情指数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30个葡萄品种被划分为4类:第1类包括'甲斐乙女'、87-1、'京早晶'、'黑奥林'、'红富士'、'奥迪亚无核'和'红伊豆',田间发病程度最重,病情指数为61.63~49.96;第2类包括'茉莉'、'贵妃玫瑰'、'秋黑'、'亚都蜜'、'龙宝'、'美人指'和'红宝石无核',发病程度较重,病情指数为44.91~28.56;第3类包括'红双味''、玫瑰香''、里扎马特''、无核早红''、世纪无核''、亚历山大'和'黄意大利',发病程度中等,病情指数为23.86~12.64;第4类包括'葡萄园皇后'、'巨峰'、'香妃'、'魏可'、'醉金香'、'藤捻'、'红脸无核'、'夏黑'和'黎明无核',发病最轻,病情指数为10.47~3.78.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品种在生产上对霜霉病的抗性,为抗病品种的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另外,试验还在田间进行了6种农药对霜霉病防治效果的比较,结果发现它们对葡萄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和百菌清效果最好,可达87.23%~76.48%,它们可作为田间防治霜霉病的推荐药剂.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 品种 病情指数 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PA/DHA对西伯利亚鲟亲鱼繁殖性能及子代生长发育的营养研究

2013 CSCD

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两种不同EPA/DHA比例饲料对鲟鱼亲鱼繁殖性能及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设计两种等氮等脂膨化沉性饲料,EPA/DHA分别为1:2和2:1,分别命名为HE组和HD组。分别饲喂西伯利亚鲟雌性亲本(68尾)和雄性亲本(30尾)为期6个月,养殖密度均为12kg/m2。进入繁殖期后,分别从两组雌性西伯利亚鲟母本中挑选完全卵泡成熟的鱼与史氏鲟父本进行杂交后记录繁殖性能指标并分别取仔鱼6000尾进行培育阶段的试验。结果显示:HD实验组雌鱼的怀卵率、产卵量和卵的受精率分别比HE组提高27.3%,40.8%和34.4%;而且该组雌性亲鱼血浆中雌二醇和促黄体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

关键词: EPA/DHA 西伯利亚鲟 亲鱼 仔鱼 繁殖 发育

苜蓿根瘤菌17560细胞膜膜脂组成分析及DGTS合成基因克隆与表达

微生物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一株分离自黑龙江省的苜蓿根瘤菌在低磷胁迫及正常磷含量条件下细胞膜脂的组成,并从该菌中克隆和鉴定细胞膜无磷脂二酰基甘油三甲基高丝氨酸(DGTS)合成基因.[方法]分别在不同磷含量的Sherwood基本培养基中进行根瘤菌培养,采用Bligh-Dyer方法提取细胞膜脂,以文献报道Sinorhizobium meliloti(苜蓿中华根瘤菌)菌株1021的脂类图谱和磷脂PE、PG、PC标准品作为参照,利用薄层层析方法分析不同磷含量条件下培养菌株的细胞膜脂组成.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DGTS合成基因btaA和btaB序列设计引物,以产DGTS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btaA和btaB同源基因,并在E.coil BL21(DE3)表达.同时检测表达菌株是否合成细胞膜无磷脂DGTS以验证基因功能.对菌株17560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分离自黑龙江省的苜蓿根瘤菌17560与Sinorhizobium meliloti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8%,但其细胞膜脂组成明显不同于参比菌株Sinorhizobium meliloti 1021的膜脂组成.在低磷胁迫条件下,该菌株的细胞膜脂主要由OL和DGTS等无磷脂组成,但OL的组成明显不同,该菌株含有3种不同类型的鸟氨酸脂(OLs),而参比菌株Sinorhizobium meliloti 1021只含有一种类型的鸟氨酸脂(OL).在正常磷含量条件下,该菌株的细胞膜脂主要由PE和一种未知的含氨基磷脂组成,PG与PC的含量均较少,而参比菌株Sinorhizobium meliloti 1021的细胞膜脂主要由PE、PG与PC组成.通过PCR扩增从产DGTS菌株17560中获得1 913 bpDNA片段,经序列分析发现其中有两个ORF与菌株Sinorhizobium meliloti 1021的btaA和btaB基因序列相似性均为99%.将该DNA片段克隆于pET-30a(+)得到重组质粒pLH01,转化宿主菌获得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pLH01,经IPTG诱导后产生相对分子量约为45 kD和25 kD的蛋白.薄层层析验证重组菌细胞膜脂组成,结果表明,表达菌株E.coliBL21(DE3).pLH01可以在IPTG诱导后合成无磷脂DGTS,而转入空载体pET-30a(+)的阴性对照菌株E.coli BL21(DE3).pET-30a(+)则不能合成.[结论]系统发育地位相同的苜蓿根瘤菌株的细胞膜脂组成明显不同;苜蓿根瘤菌的细胞膜组成随培养基中的磷含量不同而变化,低磷胁迫条件下其细胞膜脂主要由OL和DGTS等无磷脂组成;在Sinorhizobium膜脂中首次发现一种未知的氨基磷脂及3种不同类型的鸟氨酸脂(OLs);从菌株17560中克隆获得2个DGTS合成基因btaA和btaB,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证实了所表达基因的功能.

关键词: 苜蓿根瘤菌 细胞膜无磷脂 DGTS 薄层层析 btaA和btaB基因克隆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