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饲用益生菌制剂的相关规定和使用技术
《猪业科学 》 2013
摘要:介绍了饲用益生菌的相关内容及常用益生菌制剂在养猪生产上的试验效果等.旨在帮助养猪场和养殖户科学地选择和使用益生菌制剂,增强益生菌制剂对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辣椒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茎和叶片表面茸毛密度的遗传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株茎叶茸毛在抗逆性所起的作用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以多毛辣椒(Capsicum annuum L.)PM702和无毛甜椒(C.annuum L.)FS871为双亲构建的F9代重组自交系(RILs)为实验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双亲对主茎和叶片表面茸毛密度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辣椒主茎表面茸毛密度分布符合E-2-3模型,即受2对连锁的主基因控制,并有多基因的修饰.2对主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主基因遗传率为53.00%,多基因遗传率为25.30%.两基因座间的重组率r=0.6226.叶片正面茸毛密度分布符合E-1-7遗传模型,即受2对具有互补作用的主基因控制,并有多基因同时起作用.主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并有互作.主基因遗传率50.65%,多基因遗传率8.86%.结果为抗逆甜辣椒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MADS-box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MADS-box基因家族基因编码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参与包括花发育在内的多种发育进程。为进一步研究胡萝卜花器官的发育,根据MADS-box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并利用3'-RACE法从胡萝卜(Daucus carrot)中克隆两个MADS-box基因家族的cDNA片段,根据克隆出的片段设计引物进行5'-RACE扩增以获得cDNA全长序列。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两个基因分别与金鱼草的DEFH49和拟南芥的AGL6序列有很高同源性。从而将两个基因分别命名为DcSEP1和DcAGL6。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都包含高度保守的MADS结构域、I结构域和K结构域,同时每个基因均有其比较保守的C-末端功能域。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DcSEP1和DcAGL6在营养器官根、茎、叶和萼片中均无表达,而在心皮和雄蕊中有微量表达。
关键词: 胡萝卜 MADS-box基因 RACE 全长c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Science环境下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研究
《兰台世界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E-Science环境下知识服务的特点,分析了E-Science环境下学科馆员所扮演的"角色";然后阐述了E-Science环境下学科馆员知识服务内容的新变化;最后讨论了E-Science环境下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支撑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玉米苞叶花色苷的纯化鉴定及热稳定性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紫玉米苞叶花色苷的组成及比较单体花色苷的热稳定性,实验采用大孔树脂、凝胶树脂分离纯化紫玉米苞叶花色苷提取物,得到三个不同花色苷组分,并采用液质联机的方法鉴定其结构;将制备的花色苷提取物及三个单体组分进行热重仪器分析,比较不同组分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紫玉米苞叶中共含有6种花色苷,通过分离纯化后能够得到三个组分,第一个组分为芍药-3-O-葡萄糖苷和天竺葵-3-O-葡萄糖苷的混合物,第二个组分为矢车菊-3-O-葡萄糖苷,第三个组分为矢车菊-3-(6'丙二酰-葡萄糖苷)。其中总花色苷提取物的热稳定性最强,矢车菊-3-(6'丙二酰-葡萄糖苷)次之,芍药-3-O-葡萄糖苷和天竺葵-3-O-葡萄糖苷的混合物与矢车菊-3-O-葡萄糖苷热稳定性相当,均较以上组分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营养过量对土壤养分及黄瓜营养吸收的影响初探
《水土保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土壤氮、磷单个养分分别过量的条件下,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变以及黄瓜植株养分吸收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氮素过剩使土壤交换性K、Ca、Mg含量增加6%左右,水溶性K、Ca、Mg含量成倍增加,易于形成土壤盐类障碍。土壤磷素过剩反而导致土壤交换性K、Ca含量下降,尤其是以交换性Ca下降为多,水溶性K、Ca、Mg含量减少50%左右。土壤氮素过剩抑制了黄瓜磷的吸收;相反,土壤磷素过剩时,氮吸收受抑。土壤氮、磷营养过剩在高量下均对黄瓜植株K、Ca、Mg的吸收表现出抑制作用。
关键词: 氮、磷营养过量 黄瓜 土壤N、P、K、Ca、Mg养分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明远断病手迹(四十) "难分离"的万寿菊黑斑病菌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 2013
摘要:万寿菊黑斑病菌(Altrnaria tageitica)属于交链孢属真菌.这个属在真菌中比较常见,腐生和寄生的都有.20多年前,本人研究过的大白菜黑斑病就属于这个属,应当说在分离培养交链孢方面还是有点经验的.本人写的《北京市万寿菊黑斑病考察纪实》发表之后(见2011年《温室园艺》第9期).北京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的黄博找到我,说他想要筛选抗黑斑病的万寿菊,问这种病菌是否容易分离到.根据做大白菜黑斑病的经验,本人告诉他,这类病菌比较好分离.从叶片上的病斑上挑孢子就行.
关键词: 万寿菊 黑斑病菌 白菜黑斑病 交链孢 分离物 链格孢 真菌 孢子 分离培养 温室园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