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与网络发展概况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详细介绍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日本、韩国7个国家在农业信息技术及网络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在研究进展、应用领域、数据资源、网络发展等方面做了简要的分析概括。以期对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及网络建设的发展研究提供支持。

关键词: 农业信息技术 网络 概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云南油棕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南和云南油棕种质资源,从DNA分子水平上对海南和云南油棕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应用ISSR技术对海南和云南的63份油棕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23个引物共扩增得到201条扩增条带,其中有多态性的条带为155条,多态性条带占总扩增条带的77.1%。聚类分析的结果将不同地方采集的种质明显的分为8类,采自不同地方的种质材料能明显的根据种质来源相对集中在一起,油棕种质材料可按采集地进行分类。

关键词: 油棕种质 遗传多样性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内生细菌多样性初探及拮抗菌株的筛选

中国森林病虫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经过严格的表面消毒后,从成年橡胶树各组织中分离47份内生细菌。各组织中的内生细菌数量和种类由多到少分别为树根、花序、树皮、叶柄、叶片和果实。以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Corynes-pora cossiicola(Berk&Curt.)Wei和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为指示菌,从中筛选出有较好作用的2个菌株,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它们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莫哈韦芽孢杆菌B.mojavensis。

关键词: 橡胶树 内生细菌 拮抗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木瓜中6个BG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异硫氰酸苄酯(benzyl isothiocyanate,BITC)是医学界公认的具有防癌抗癌活性的成分,对多种癌症具有很好的作用。BG是BITC的前体物质,可以在芥子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BITC。研究表明,BG在热带水果番木瓜中含量丰富。本研究在克隆了番木瓜中6个相关基因和测定了BG在番木瓜不同组织中含量的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个基因在番木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并与BG的含量进行比较,考察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各基因的表达量相对较高时BG的含量也较高,即6个基因在番木瓜中的表达量与BG的含量存在相关性。我们推测,这6个基因可能是番木瓜中BG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本文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番木瓜 苄基硫代葡萄糖苷(BG) 生物合成 荧光定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瓜实蝇过冷却点的测定

中国蔬菜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热敏电阻法对瓜实蝇1日龄幼虫、5日龄幼虫、1日龄蛹、3日龄蛹、5日龄蛹、1日龄雌成虫、1日龄雄成虫、5日龄雌成虫、5日龄雄成虫进行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结果表明:各虫态以5日龄蛹的过冷却点和3日龄蛹的结冰点最低,分别为(-16.72±0.23)℃和(-13.14±0.55)℃;以5日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最高,分别为(-14.32±0.45)℃和(-5.52±0.47)℃;各虫态的过冷却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5日龄蛹<3日龄蛹<5日龄雄成虫<1日龄雄成虫<1日龄蛹<5日龄雌成虫<1日龄幼虫<1日龄雌成虫<5日龄幼虫。

关键词: 瓜实蝇 过冷却点 结冰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诱变柱花草的ISSR分析

草地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良CTAB法从空间诱变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嫩叶中提取得到高质量的DNA,并对柱花草ISSR反应体系中的影响因子进行优化,建立柱花草ISSR反应的最佳体系。在此基础上,用12条引物对86份柱花草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13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109条,占总条带数的81.95%,品种中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75~0.98,表明其遗传关系比较近。当相似系数在0.81水平时,可将供试86份材料分为5大类,其中只有品系85号与原对照品种(热研2号)聚在一起,说明大部分空间诱变柱花草株系在DNA水平上与原对照品种存在差异。

关键词: 柱花草 空间诱变 ISSR-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橡胶延长因子REF的互作蛋白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橡胶延长因子基因REF的开放阅读框(ORF)构建无自激活性的诱饵表达载体pBD-GAL4-REF,并筛选以pAD-GAL4-2.1载体构建的橡胶树胶乳cDNA文库,对阳性克隆的cDNA插入片段进行测序及生物学功能分析。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共获得5种可能与REF互作的候选蛋白质,它们分别为与诱饵蛋白REF高度同源的REF家族成员、小橡胶粒子蛋白(SRPP)、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激发子响应蛋白和泛素耦联酶E2,这表明橡胶延长因子REF除了与自身高度同源蛋白质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之外,还可能与TCTP和激发子响应蛋白等其它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这些结果有助于揭示橡胶粒子的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橡胶树 橡胶延长因子REF 橡胶生物合成 酵母双杂交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作年限对蕉园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采集不同连作年限(1年、3年、5年、7年、10年和15年)的蕉园土壤,研究蕉园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pH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除苗期之外的铵态氮、抽蕾期和成熟期的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由此可见,长期连作改变了蕉园土壤中的养分比例,导致土壤中大量元素比例失调,从而影响香蕉的生长。

关键词: 蕉园 连作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细胞壁降解酶对杧果果实致病作用

果树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产细胞壁降解酶在侵染杧果果实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了可可球二孢在离体培养和接种条件下分泌的5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变化特点,以及可可球二孢(B.theobromae)、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杧果拟茎点霉(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和小穴壳菌(Dothiorella do-minicana Pet.et Cif.)4种杧果采后主要蒂腐病菌分泌细胞壁降解酶的能力。结果表明,可可球二孢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或接种杧果果实后均可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以及纤维素酶(Cx)。其中PG、PMG和Cx活性较高,PGTE和PMTE活性极低。在大量分泌的3种细胞壁降解酶中,PG和Cx活性高峰出现较早,PMG活性高峰出现较迟。可可球二孢的致病力显著高于胶孢炭疽菌、杧果拟茎点霉和小穴壳菌。其可可球二孢分泌果胶酶的能力也显著高于其他3种病菌。

关键词: 杧果 可可球二孢 细胞壁降解酶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管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乳管指含有胶乳的高度特化细胞,它是巴西橡胶树合成胶乳的唯一场所,也是决定橡胶产量的最重要因素。本文系统综述植物乳管研究进展,包括乳管的类型、发育、功能以及巴西橡胶树乳管细胞的构成及胶乳的成分、巴西橡胶树乳管分化和乳管细胞在组织培养物中的分化。提出巴西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可能是未来一种研究乳管分化机制的优良模式。

关键词: 乳管 类型 功能 发育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