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株抗香蕉枯萎病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病促生作用
《微生物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巴西蕉中分离到一株能够明显抑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的内生细菌DB09208,通过生理生化、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初步认为它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比较接近。该菌株能够显著抑制FOC4菌丝生长,抑菌率为74.09%。盆栽试验表明,该菌株能够抑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达为65.2%,该菌同时能显著促进香蕉苗生根,促生效果与植物生长素IAA相似,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几种化学试剂对菠萝品质及抗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NaCl、MnSO4、NaH2PO4叶面喷施对菠萝巴厘品种果实品质和抗逆性的影响。于花后20d和30d分别叶面喷施0.2%NaCl、0.2%MnSO4、0.2%NaH2PO4进行处理,并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增大了菠萝果实的单果质量(对照相比,MnSO4处理提高了18.83%,NaCl处理提高了15.37%,NaH2PO4处理提高了10.01%)。3个处理均提高了菠萝中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MnSO4处理提高的幅度最大。MnSO4处理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但对总糖的含量没有影响,同时提高了SOD和POD活性。总体看来,MnSO4和NaH2PO4处理对菠萝果实的品质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MnSO4处理优于NaH2PO4处理。
关键词: 菠萝 品质 NaCl MnSO4 NaH2PO4 SOD POD


胡椒属(eiperL.)分子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胡椒属(RperL_)作为胡椒科(Piperaceae)中遍布于热带地区的重要作物,含有近2000个植物种类,目前集中分布于南亚、南美洲和中美洲.胡椒属内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在传统的木兰亚纲(Magnoliidae)中显得尤为独特,为基部被子植物(Basalangiospemls)分化速率加快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属内还含有众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香料作物和民族植物种类,如胡椒(肋ernigrum)和蒌叶(Pbetle)等.因其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经济利用价值.许多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揭示其属内分子系统关系、栽培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和指纹图谱、特有物种的遗传分布特征等.本文就过去几十年胡椒属的分子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目前胡椒属在胡椒科中的系统地位已经确认:胡椒属内的分子分类学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一些重要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鉴定也已明确.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胡椒属内的分类系统仍显粗糙,需进一步细化研究;(2)胡椒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库尚未建立;(3)一些特有和珍稀种类的种群遗传特征研究未得到足够重视.
关键词: 系统地位 属内分类系统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胡椒属 Phylogeny status Intrageneric phylogeny Genetic distribution pattern Genetic diversity Piper


基于cpSSR分子标记的香蕉种质资源分类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cpSSR分子标记来研究香蕉种质资源分类,用筛选到的16对多态性引物对42份香蕉材料进行扩增,共检测出86个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产生的多态性条带为2~8,平均为5.5,多态信息含量为0.188 9~0.780 5。在相似系数为0.76时,供试的42份香蕉材料分成3大类群:类群Ⅰ为M.acuminata的全部亚种和供试的所有栽培蕉品种;类群Ⅱ为供试的全部M.balbisiana材料;类群Ⅲ为除了M.acuminata和M.balbisiana外其他全部供试的野生蕉材料。结果表明基于cpSSR分子标记的香蕉种质资源的分类在种间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但是cpSSR分类表现出较大的地理分布的相关性,而与形态特征关系不密切。


澳洲坚果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植物保护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症状观察、致病性测定、形态和培养性状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及生物学活性测定将分离到的病原菌鉴定为异色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Speg.)Steyaert。菌株JG01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背面呈橘黄色花瓣状,分生孢子盘墨汁状散生在菌丝上,分生孢子长梭形,大小为18.3~27.4μm×5.6~7.7μm,4隔,中间3个细胞着色,分隔处颜色很深,顶端附属丝一般2~3根。ITS序列分析,菌株JG01与P.versicolor(AF405298)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到99.60%。在PDMA培养基上,25~28℃、pH 4.0~6.0、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提取物的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培养条件对菌株产孢的影响不明显。


不同品种芒果果实品质、糖组分及抗氧化性的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5个品种的芒果果实为试材,利用常规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进行了果实品质、糖组分和抗氧化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果实质量、可食率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较大,分别为202~787 g、68.72%~81.35%和0.23%~0.8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小菲芒(19.37%),最低为爱文(10.83%);不同品种芒果果实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有较大差异,台农1号最高(0.037 mg/g),小菲芒最低(0.003 mg/g);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是芒果果实的主要糖类,其中蔗糖含量最高;不同品种芒果果实抗氧化能力不同,台农1号最高(2 990.93 Troloxμmol/L),Lippens最低(647.21 Troloxμ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