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澳洲坚果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柳凤 1 ; 杨顺锦 1 ; 詹儒林 1 ; 赵艳龙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澳洲坚果;叶斑病;异色拟盘多毛孢;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1 年 38 卷 05 期

页码: 437-4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症状观察、致病性测定、形态和培养性状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及生物学活性测定将分离到的病原菌鉴定为异色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Speg.)Steyaert。菌株JG01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背面呈橘黄色花瓣状,分生孢子盘墨汁状散生在菌丝上,分生孢子长梭形,大小为18.3~27.4μm×5.6~7.7μm,4隔,中间3个细胞着色,分隔处颜色很深,顶端附属丝一般2~3根。ITS序列分析,菌株JG01与P.versicolor(AF405298)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到99.60%。在PDMA培养基上,25~28℃、pH 4.0~6.0、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提取物的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培养条件对菌株产孢的影响不明显。

  • 相关文献

[1]鱼尾葵叶斑病病原菌的基础生物学特性. 郑肖兰,余贤美,吴伟怀,李锐,鄢小宁,韩佳宇,贺春萍. 2009

[2]油棕苗期叶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兴玉,谢昌平,李静,冯朝阳,曾宪海,田婉莹,沈会芳,覃新导. 2014

[3]海南省南繁区玉米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郑肖兰,赵爽,韩小雯,习金根,郑金龙,梁艳琼,吴伟怀,李锐,贺春萍,易克贤. 2018

[4]大蒲葵叶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唐庆华,宋薇薇,余凤玉,朱辉,牛晓庆,韩超文,吴多扬,覃伟权. 2011

[5]海南假臭草叶斑病菌分离及生物学特性. 杨叶,张宇,王兰英,王萌,李超萍. 2012

[6]海南三药槟榔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李博勋,王延丽,谢昌平,时涛,黄贵修. 2014

[7]锯叶棕苗期叶斑病菌(Calonectria pteridis)生物学特性及其对11种杀菌剂的毒力反应. 郑丽,杨威,覃新导,田婉莹,李静,谢昌平. 2014

[8]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抑菌药剂研究. 鲁海菊,徐聪梅,李河,田学军,郑肖兰. 2016

[9]干热河谷莲雾、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观测及鉴定. 何璐,段曰汤,沙毓沧,瞿文林,刘海刚,尹俊梅,郑玉. 2010

[10]低聚糖素对香蕉叶斑病防病增产试验. 杨公正,肖倩莼,余卓桐,洪彭智. 2004

[11]海南水葫芦病原真菌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王兰英,杨叶,胡坚,胡美姣. 2011

[12]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与ITS序列分析. 鲁海菊,潘柳君,李河,王传铭,郑肖兰. 2015

[13]世界香蕉叶斑病防治研究进展. 李晓娜,张慧坚,曾小红,李一萍,曾安逸,谢龙莲,董定超,曾筱芬. 2018

[14]云南木薯一种叶斑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段春芳,黄贵修,李超萍,时涛,郭容琦,李月仙,刘倩,严炜,娄予强,张林辉,刘光华. 2012

[15]低聚糖素对香蕉叶斑病防病增产试验. 杨公正,肖倩莼,余卓桐,洪彭智. 2003

[16]春雷霉素与松脂酸铜复配防治槟榔叶斑病的效果研究. 吴朝波,任承才,朱明军,韩文素,芮凯,吕朝军. 2021

[17]基于SNP分子标记的澳洲坚果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谭秋锦,王文林,陈海生,韦媛荣,郑树芳,黄锡云,贺鹏,夏志强. 2020

[18]澳洲坚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筛选. 杨倩,杨子平,周娅丽,陈东泉,刘恒. 2020

[19]澳洲坚果种质资源花序表型多样性研究. 万继锋,曾辉,杨为海,张汉周,陆超忠,陈倪,陈菁,罗炼芳. 2019

[20]贵州适种澳洲坚果品质性状评价. 康专苗,何凤平,耿建建,朱文华,雷朝云,刘凡值,张燕,王代谷,李向勇,范建新,卢加举,曾辉,陶亮.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