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红棕象甲成虫对5种植物发酵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成虫对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椰子(Cocos nucifera)、假槟榔(Archontophoehix alexandra)、槟榔(Areca catechu)和菠萝(Ananas comosus)等5种植物发酵挥发物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红棕象甲成虫对不同植物发酵挥发物敏感性不同,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显著高于非寄主植物菠萝,依次排序:甘蔗≈椰子>假槟榔≈槟榔>菠萝。雌成虫和雄成虫对椰子和甘蔗的行为反应同其他3种植物相比有更强的趋性,但雄成虫对假槟榔、槟榔和菠萝3种植物发酵挥发物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甘蔗、椰子、假槟榔3种植物食物诱饵的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挥发物对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具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P﹤0.01),3种植物田间诱捕效果差异显著(P﹤0.05),依次为:甘蔗>椰子>假槟榔。不同食物诱饵诱捕的雌成虫数均多于雄成虫。


抗炭疽病柱花草空间育种新品系的多目标决策评价筛选
《草地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柱花草(stylosanthes SW.)新品种1系,运用多目标决策法中的差值加权法(RE-VAWEA)、简单加性加权法(SAVA)、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及集结技术将85个空间辐射柱花草株系的7个指标以其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得出综合评价指数,据此评价各株系综合性状的优劣。结果表明:85个株系中2001-71,2001-28,2001-15,2001-24及2001-2等综合性状最佳;2001-22,2001-82,2001-57,2001-18等表现中等;而2001-50,2001-85,2001-32及2001-78等最差。随后将多目标决策评价结果与一维有序聚类相结合,得到聚类图,以此选育出能取代其亲本‘热研2号’柱花草并能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新品系。


赤霉素负调控因子GhRGL(RGL-LIKE)基因序列与功能预测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L.)的产量与激素相关,根据基因序列的同源性,笔者首次从海岛棉中克隆到1个类似赤霉素(GA)信号途径中的负调控因子DELLA蛋白基因,并对该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包含有DELLA蛋白所有的保守结构域,如DELLA结构域、VHYNP结构域、多聚PolyS/T保守区、2个亮氨酸拉链、1个GRAS结构域、1个核定位信号和1个VHVID保守区;其蛋白序列与拟南芥中的5个DELLA蛋白GAInsensitive(GAI)、Repressorofga1-3(RGA)、RGL1(RGA-like1)、RGL2、RGL3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分别为60.5%、59.8%、63.1%、61.8%和58.1%。特将其定义为GhRGL。对GhRGL基因的5′序列进行克隆并利用Plantcare进行元件预测,发现该基因启动子存在着大量与激素相关的调控元件,暗示该基因的功能可能与激素调控有关。利用ProtScale程序对该蛋白进行疏/亲水性分析,初步确定该蛋白质的抗原决定簇的位置,为该基因的抗体制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海岛棉 GhRGL基因 DELLA蛋白 序列分析 功能预测


淡紫拟青霉PL04菌株抗逆性及其对香蕉根结线虫的寄生作用
《西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逆性测定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PL04菌株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对化学农药的兼容性。PL04菌株在PS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和产孢的适温为5~40℃(最适温度为29℃)。PL04菌株在pH4~13(最适pH为7)范围内的培养基上均可生长;PL04菌株在40℃和50℃条件下的LT50分别为78.8 min和40.8 min。PL04菌株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PL04菌株对氯霉素有较强的耐受性;PL04菌株对杀菌剂多菌灵、百菌清、苯醚甲环唑、除草剂百草枯以及消毒防腐剂福尔马林较敏感,其EC50分别为0.021、0.013、0.006、0.016和0.120mg/mL,PL04菌株对杀线虫剂阿维菌素和辛硫磷,杀菌剂三唑酮不敏感,其EC50分别为0.175、0.338和0.337 mg/mL。采用双温测定法,室内测定淡紫拟青霉PL04菌株对香蕉根结线虫的寄生作用,不同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L04菌株孢子悬浮液处理18 d后对香蕉根结线虫卵的相对寄生率为94.3%。


巴西橡胶树6个小G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利用笔者实验室建立的橡胶树胶乳EST序列数据库,结合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巴西橡胶树6个小G蛋白基因的cDNA,并以拟南芥小G蛋白家族基因为模板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基因分属于小G蛋白的Arf与Rab家族,将其分别命名为HbArf1、HbArf2、HbRab1、HbRab2、HbRab3和HbRab4。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HbRab1、HbRab2、HbRab3和HbRab4均具有小G蛋白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即4个鸟苷酸(GTP/GDP)结合域、1个效应区和C端半胱氨酸结构域,而HbArf1和HbArf2除在C端无半胱氨酸结构域及效应区序列保守性差外,HbArf1还缺少2个鸟苷酸结合区,HbArf2缺少1个鸟苷酸结合区。


见血封喉树叶化学成分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Pers.)Lesch.)树叶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其结构为:(3S,5R,6S,7E,9R)-3,6-dihydroxy-5,6-dihydro-β-ionol(1)、(5R)-4,5-二氢布卢门醇A(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4)、山柰甲黄素-3-O-β-D-葡萄糖苷(5)和环氧松柏醇(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同产量水平橡胶品种幼树的氮磷钾营养差异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个不同产量水平橡胶品种1年生幼树为材料,研究了橡胶幼树的氮、磷、钾营养差异。结果表明:橡胶品种的产量水平与养分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供试的7个橡胶品种中,以中低产量品种保亭3406和胶木兼优品种热垦525的叶片氮磷钾含量最低;除不施肥处理橡胶幼树叶片的磷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外,氮、钾含量均表现为8月份最高;此外,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橡胶幼树叶片的氮磷含量上升、钾含量下降,其中所有品种的叶片氮含量均极显著增加,保亭3406的叶片磷含量显著增加、其他品种极显著增加,热垦525的叶片钾含量显著减少、其他品种则极显著减少。


扁桃杧(Mangifera persiciformis)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建立
《果树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扁桃杧(Mangifera persiciformis Wu&Ming)未成熟珠心组织为外植体,建立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同时对幼苗进行茎尖染色体计数和胚根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在改良的B5基本培养基+2,4-D1.0mg·L-1+Gln400mg·L-1+6%蔗糖上培养4~5周后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继代培养基与成熟培养基交替培养能有效降低胚性愈伤组织的褐化并保持旺盛的分化能力。培养3~4个月后,大部分体胚均能发育成熟,26.03%的体胚畸形。体胚在改良B5培养基+Gln400mg·L-1+4%蔗糖上的萌发率较低,仅为8.39%。次级体胚以直接体胚发生方式于萌发体胚的下胚轴产生。幼苗的生根不理想,生长极为缓慢;其茎尖染色体数目为2n=2x=40;胚根形态学上端内部维管组织解体,愈伤化,结构松散。
关键词: 扁桃杧 胚性愈伤组织 体胚发生 次级体胚 直接体胚发生 胚根 染色体


喷施外源CPPU和GA对菠萝果实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菠萝(Ananas comosusL.)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为了探讨2种外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CPPU和GA对巴厘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对花后20d和35d的果实,分别喷施5、10、20、50mg/L的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N-(2-chloro-4-pyridyl)-N'-phenylurea,CPPU]和赤霉素(GA3),并以喷施清水作对照。结果表明,20mg/L的CPPU和50mg/L的GA3显著促进菠萝果实重量的增加,与对照相比单果重分别增加9.1%和14.9%;促进可溶性总糖的积累,但50mg/LGA3处理更为显著,使可溶性总糖增加量达36.9%;并促进总酸含量的增加,使果实的pH值略有降低;而另一方面,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选用50mg/L的GA3处理菠萝果实,能显著提高果实的单果重量,但对果实品质基本没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