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南普通野生稻籼粳分化的SSR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可区分籼粳亚种的22对SSR特异引物对海南普通野生稻的8个自然居群的51份材料进行了SSR分析。这些引物在海南普通野生稻中能扩增出籼稻带型、粳稻带型及不同居群海南普通野生稻特有的带型。研究结果表明,海南普通野生稻具有一定的籼粳分化,其中偏粳型多于偏籼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海南普通野生稻在中国栽培稻起源演化上的地位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对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的发掘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同C/N比香蕉杆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以香蕉杆为堆肥原料,用鸡粪调节C/N比,在自制的强制通风静态堆肥装置中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不同C/N比香蕉杆堆肥处理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N比是影响堆肥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各处理在堆肥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总数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其中细菌种群的数量变化与微生物种群总数的变化规律一致,真菌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现为随堆肥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放线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呈"波浪型"。在整个堆肥化过程中,中温微生物数量始终高于高温微生物,细菌种群的数量总是最多,是香蕉杆堆肥化过程中的优势菌群。香蕉杆堆肥的最适C/N比为25。


海南省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及pH的相关性
《土壤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海南省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全省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2.99g/kg,各地区之间含量差异较大,土壤pH平均值为5.20;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1995)二级标准限值。但研究区土壤中Hg、Cd、Cr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最大值均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并分别达到了1.63、0.64、586.70mg/kg;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性质间的关系复杂:有机质含量与Hg、Cd、Cr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b含量呈显著相关,而pH与Hg、Cr呈负相关,与Cd、Pb呈显著正相关。


椰子花序汁液中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对椰子花序汁液(Coconut inflorescence sap,CIS)中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椰花汁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都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Fe2+的络合能力也较强,同时椰花汁多糖还有一定的还原能力。说明椰花汁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香蕉谷氨酸脱羧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西北植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抑制缩减杂交文库获得的香蕉谷氨酸脱羧酶基因片段,利用RACE技术,首次从香蕉果实中克隆了谷氨酸脱羧酶基因的cDNA全长.结果表明,该cDNA的ORF全长1 500 bp,编码499个氨基酸.Blast分析表明,该基因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柑橘、白杨、番茄等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别为82%、81%、79%、78%,推测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6.25 kD,等电点5.21,具有与钙调蛋白结合的C端延伸区域和磷酸吡哆醛结合位点.组织特异性和果实采后正常成熟不同阶段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在香蕉根、茎、叶、花、果实中均有表达,果实中的表达量较高,正常成熟表达量的增加可能受内源乙烯诱导并促进乙烯生物合成,推测其可能在不同的生理过程中起作用,并且与果实成熟及乙烯生物合成密切相关.
关键词: 香蕉 谷氨酸脱羧酶 克隆 表达分析 实时定量PCR


巴西橡胶树液泡ATP酶F亚基基因克隆及表达
《西北植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筛选文库时获得的EST序列信息,利用RACE技术分离了一个巴西橡胶树ATP酶F亚基基因,命名为HbVHA-F.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全长658bp,含有完整的阅读框架,编码130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结构预测分析表明,HbVHA-F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杨树、水稻、黄麻、小麦和香蕉中相应基因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分别达到88.46%、86.15%、84.62%、83.85%和74.62%,与杨树一致性最高,并与其他高等植物聚为一类.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割胶(机械伤害)和乙烯利能够诱导HbVHA-F基因的表达.HbVHA-F基因可能通过转录表达调节参与了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的分子调控.


用EST-SSR标记分析巴西橡胶树的遗传多样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利用19对EST-SSRs引物对41份巴西橡胶树材料(6个野生材料和35个栽培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对引物均获得了预期的扩增结果,得到92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7个,平均为4.84个。在相似系数为0.64的水平上,野生材料和栽培种区分开来,在相似系数0.75的水平上,又可将栽培种材料分为四个类群;栽培种和野生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0.11~1.16之间,栽培种间遗传距离较小,野生材料间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在栽培种和野生材料之间,遗传距离最大的是AC/T/15/114与PR261(1.16),最小的是保亭155与热研7-20-59(0.11)。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EST-SSRs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海南黑山羊生长期的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试验选用12只海南黑山羊断奶羔羊(约4月龄),采用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生长期海南黑山羊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试验羊分成4组,采用4×4拉丁方设计。按照Keral(1982)适宜于发展中国家的山羊饲养标准为参考设计了高能高氮、低能高氮、高能低氮、低能低氮4种能氮比的日粮。结果表明:舍饲海南黑山羊生长期干物质采食量与代谢体重和日增重的关系为DMI(g/d)=27.18W0.75+0.83△W+210.76(r=0.8916);总能、消化能、粗蛋白质和可消化蛋白质需要量的估测模型分别为GEI(MJ/d)=0.82W0.75+0.028△W+3.76(r=0.7804),DEI(MJ/d)=0.59W0.75+0.021△W-0.24(r=0.6651),CPI(g/d)=2.45W0.75+0.26△W+22.14(r=0.5712),DCP(g/d)=2.69W0.75+0.03△W-0.38(r=0.6605);生长期海南黑山羊日粮总能代谢率平均为58.88%,粗蛋白的消化率平均为57.08%,净蛋白利用率平均为35.25%,每增重1g体沉积蛋白质需要量为0.37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