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自然条件下乳化茶树油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拓展茶树油的应用范围,开发新型天然保鲜剂,试验由"Span80+Tween80"乳化剂制备得到乳化茶树油,通过检测分析病情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呼吸强度等指标,探讨了自然条件下乳化茶树油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常用的香蕉保鲜复合农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乳化茶树油可在不同程度上对香蕉起到保鲜作用,且浓度越大效果越好,但高于1000mg/L时随着浓度增大,保鲜效果增加不显著。1000mg/L乳化茶树油可显著延长香蕉货架期,其抑制香蕉采后还原糖转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的效果稍逊于复合农药,延缓香蕉硬度下降的效果与复合农药相当,抑制香蕉呼吸的效果明显好于复合农药。


改良CTAB法提取菠萝DNA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菠萝叶片叶基、叶尖和叶中部及幼根等部位的DNA,各个部位DNA的OD260/OD280比值为1.72~1.88;OD260/OD2301.45~2.11;提取产量为5.584~24.325μg/g(鲜重);各个部位DNA提取产量大小排序为:叶基、心叶>叶中部、叶尖>幼根。本方法提取的菠萝DNA质量较高,可用作于SRAP分析。


芒果可可球二孢蒂腐病菌生物学培养特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对芒果可可球二孢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的生物学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30℃;孢子萌发最适温度30℃;菌丝生长最适pH值5~6,孢子萌发最适pH值7~10;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棉子糖、葡萄糖,最佳氮源是牛肉浸膏、蛋白胨;光照及振荡培养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30min或65℃,10min,孢子的致死温度50℃,15min。


几种橡胶树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大戟科橡胶树属植物外观差异小,不仅种内栽培品种间难以从表型上判别,就在橡胶树属种间也差别不大。为了弄清楚橡胶树属植物遗传距离的详细信息,探明利用种间基因资源的可能性,作者从6种橡胶树属植物中克隆了ITS序列并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树属植物的ITS序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仅存在几个碱基差别。这一结果表明了橡胶树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适合通过种间杂交培育新品种,为常规杂交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寄主及寄主食物对雅脊金小蜂子代性比、体型和翅型的影响
《昆虫知识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三级营养关系的传递,研究不同寄主食物和寄主对雅脊金小蜂Theocolax elegans(Westwood)子代性比、体型和翅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雅脊金小蜂寄生小麦粒中的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或米象Sitophilus oryzae(L.)的子代蜂量均显著高于寄生玉米粒中的玉米象或米象的子代蜂量;寄生小麦粒中的米象与玉米象的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雌雄性比之间也差异不显著。子代雌蜂个体的体长均显著长于雄蜂的体长;但在寄生玉米粒中的米象时,其子代雌蜂和雄蜂的个体大小是最小的。长翅型雅脊金小蜂在寄生小麦粒中的米象或玉米象时,其子代长翅型的个体数量显著多于寄生于玉米粒中的米象或玉米象的子代长翅型个体数量。因此,用小麦粒中的米象或玉米象来繁殖雅脊金小蜂较之用玉米粒中的玉米象或米象的繁殖效率更高。


化州橘红成年态茎段再生体系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方式研究了化州橘红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化州橘红外植体的最佳灭菌方法为2.5%次氯酸钠20 min+0.2%升汞8 min,可将污染率控制在15%以下、死亡率小于5%、萌芽率达60%以上;腋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T+BA1.0 mg/L+NAA0.4 mg/L,接种5~7 d后开始有腋芽萌发,每个外植体可长出3~4个芽,且后续生长良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T+BA0.25 mg/L+NAA1.0 mg/L+GA30.3 mg/L,且MT基本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以5%最适合,得到了较多茁壮且分枝多的增殖苗;在生根培养中发现,2.0 mg/L的NAA较有利于试管苗不定根的诱导。


三种改良提取长雄野生稻根叶总RNA方法的比较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09 CSCD
摘要:为探讨野生稻总RNA的提取,笔者尝试了改良SDS、CTAB和TRIzol三种提取方法分别提取长雄野生稻根和叶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计检测,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改良SDS、CTAB法提取的根总RNA的电泳条带清晰,几乎没有污染,无明显降解,OD260/OD280在1.75~2.0之间,能满足一般的分子操作要求,但所提取的叶片总RNA则有明显的DNA污染和少量的蛋白质污染。用TRIzol法提取的总RNA,无论是根还是叶片,均有不同程度蛋白质污染。若要进行下一步的分子操作,需先进行RNA的纯化,以去除蛋白质。可见改良SDS、CTAB法提取根的总RNA是首选。


橡胶树次生体胚发生及其再生植株遗传稳定性的分子检测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以热研7-33-97花药为材料,建立橡胶树次生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体系,主要包括初生花药体胚诱导、次生体胚发生和次生胚植株再生三个步骤。结果表明,来自花药初生异常胚和初生子叶期胚的0.2~0.3cm胚块均能成功诱导次生体胚发生,并均能获得成熟子叶期胚。以初生异常胚为外植体,每个胚块获得子叶期胚数为0.64个。以初生子叶期胚为外植体连续3次诱导次生体胚发生,随诱导次数增加,体胚发生频率先上升,后保持稳定。2,4-D对次生体胚植株再生具有明显影响,添加4.5μmol/L和9μmol/L2,4-D植株再生培养基中植株再生频率达到85.0%。AFLP检测次生体胚植株遗传稳定结果显示:(1)来自初生异常胚的次生体胚植株60.0%植株DNA发生变异;(2)来自初生子叶期胚的次生体胚植株,随次生体胚发生次数增加,检测到DNA变异植株频率由30.0%升高到52.4%。AFLP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次生体胚植株与热研7-33-97高度相似,相似系数大于0.904。


空间辐射育种技术选育柱花草抗炭疽病新品系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以返回式卫星搭载的热研2号(S.guianensis cv.Reyan2)柱花草种子为材料,并以原热研2号亲本地面种子为对照,经过7a地面种植和选择,选出26个品系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变异系与对照比较,经济性状变优,26个SES品系中有20个品系的牧草干草产量、旱季干草产量、抗病性、长势和植株存活数表现优良。利用关联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1-38和2001-81品系的综合评价值最高,极显著高于热研2号柱花草,2001-84、2001-79、2001-7、2001-80和2001-85仅次之,再次为2001-9、2001-55、2001-44、2001-40、2001-73、2001-1、2001-58、2001-31、2001-24也极著高于热研2号柱花草,这些品系均有可能成为取代其亲本热研2号柱花草而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新品系,但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