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珍珠菠萝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简报)
《亚热带植物科学 》 2009 CSCD
摘要:以珍珠菠萝茎段为外植体,酒精和升汞消毒后接种在MS+6-BA1.0mg/L+NAA0.1mg/L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诱导;在培养基MS+6-BA2.0mg/L+NAA0.1mg/L进行增殖培养;生长培养基为MS+6-BA0.1mg/L+NAA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mg/L+活性炭0.2%。培养基中加入3%白砂糖和0.6%卡拉胶,可进行工厂化繁殖。


优质籼型旱稻光温敏核不育系GHS不育性遗传研究
《杂交水稻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光温敏核不育系GHS、安湘S、培矮64S及GHS的突变可育株GHF和15个普通品种为材料,以花粉育性为指标,研究了GHS不育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GHS的不育基因与安湘S、培矮64S的不育基因不等位,GHS是一个新的光温敏核不育材料;GHS的不育性遗传属孢子体不育类型,其不育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与细胞质无关。


120份小桐子种质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应用32条ISSR引物对13个自然居群的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innaeus)共12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小桐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在物种水平上,平均每个位点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90.68%,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005,Nei遗传多样性He=0.2430,Shannon多态信息指数Ho=0.3743;在居群水平上,PPB=69.64%,Ne=1.1138,He=0.1098,Ho=0.1633。(2)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低于居群内的遗传分化。居群间遗传多样性分化系数Gst=0.4718,居群间遗传分化占总遗传变异的47.18%,居群内的遗传变异为52.82%,基因流Nm=0.5598。导致居群内高的遗传变异水平原因主要是有限的基因流和遗传漂变。根据Nei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居群间的地理距离与遗传一致度不存在相关性。


棕榈油生物柴油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棕榈油是世界上最经济的植物油,与其他油料作物相比,油棕果及油的产量均最高,棕榈油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越来越被重视,成为生产生物柴油最有竞争力的原料。目前,世界各国对棕榈油生物柴油的高效加工技术均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棕榈油生物柴油的加工技术,包括化学法、酶法、多相固体催化法及其他一些方法。


巴西橡胶树4-羟基-3-甲基-2-(E)-丁烯基-4-磷酸还原酶基因(HbHDR)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4-羟基-3-甲基-2-(E)-丁烯基-4-磷酸还原酶(4-hydroxy-3-methyl-2-(E)-butenyl-4-diphosphate reductase,HDR)是异戊烯基焦磷酸合成途径之一甲基赤藓糖磷酸(methylerythritol phosphate,MEP)途径中的最后一个酶,催化4-羟基-3-甲基-(2E)-丁烯基-4-磷酸生成异戊烯基焦磷酸。根据植物HDR的同源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结合RACE的方法在橡胶树中获得了与其相应的HDR基因,命名为HbHDR。序列分析表明HbHDR长1627bp,编码462个氨基酸,属于LYTB家族,该氨基酸序列与烟草、长春花、胡黄连、拟南芥、银杏和火炬松的HDR同源性为79.1%、78.4%、76.5%、75.3%、72.2%和70.9%。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乙烯诱导胶乳HbHDR的表达。


不同统计方法对豆科牧草种质资源适应性评价的比较
《亚热带植物科学 》 2009 CSCD
摘要:以澳大利亚引进的豆科牧草为研究对象,运用灰关联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15份豆科牧草种质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探讨不同的分析方法在牧草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4种方法综合评价较好的品种(系)为Nina柱花草、Temprano柱花草、Stylo540、Stylo541;4种综合评价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这4种综合评价方法均可单独应用于牧草种质资源评价,其中隶属函数分析方法简单,在大量的种质资源适应性评价中可优先使用。
关键词: 豆科牧草 灰关联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