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HPLC法测定咸蛋、皮蛋黄中的四种苏丹红染料
《食品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咸蛋、皮蛋中的四种苏丹红染料。测定结果表明,苏丹红Ⅰ、Ⅱ、Ⅲ、Ⅳ在0~0.5mg/L时其峰面积与进样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0.9995、0.9999和0.9999(n=6),加标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2.2%、1.9%和2.4%(n=6)。苏丹红Ⅰ、Ⅱ、Ⅲ、Ⅳ的最小检出限均为10μg/kg。苏丹红Ⅰ、Ⅱ、Ⅲ、Ⅳ回收率均为90%~105%。结果显示: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具有简便、重现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 咸蛋 皮蛋 苏丹红Ⅰ 苏丹红Ⅱ 苏丹红Ⅲ 苏丹红Ⅳ 高效液相色谱(HPLC)


盐度、pH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e)滤水率的影响
《海洋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流水系统分别测定了盐度和pH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滤水率的影响。对盐度梯度分别为24,28,32,36和pH值分别为7.0,7.5,8.0,8.5,9.0梯度下波纹巴非蛤的滤水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盐度和pH对波纹巴非蛤的滤水率有显著影响。在盐度24~32范围内滤水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32~36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减小,盐度28和32时滤水率明显高于其它盐度组。在pH值7.0~9.0范围内,波纹巴非蛤的滤水率变化迅速,呈现一个峰值变化,pH值为8时达到最大值。


有机肥、无机肥与微肥配施对色素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采用L25(56)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山西石灰性褐土在追施150kg/hm2尿素的基础上,有机肥、无机磷、钾肥与微肥配施对色素辣椒品种‘临猗大板椒'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与微肥合理配施极显著改善了色素辣椒植株的形态,增大了茎粗和叶面积,为色素辣椒的高产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本试验条件下使色素辣椒高产的最佳肥料配比分别为膨化鸡粪25020kg/hm2、过磷酸钙900kg/hm2、硫酸钾390kg/hm2、硫酸锌30.0kg/hm2、硼砂6.0kg/hm2。


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与β-谷甾醇的脂溶性及抗氧化效果比较
《中国粮油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与β-谷甾醇的脂溶性及抗氧化效果。脂溶性试验表明,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在花生油中的溶解度为45.24%,而β-谷甾醇在花生油中的溶解度为1.13%。抗氧化性试验表明,在40、50和60℃条件下,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添加量为0.10 mg/g时,对CLA、AA和DHA均具有最好的抗氧化效果。而在40、50℃条件下,β-谷甾醇添加量为0.30 mg/g时,对CLA的抗氧化效果较好,但没有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抗氧化效果明显;在60℃条件下,β-谷甾醇的抗氧化效果不明显。二者的抗氧化效果与其在油脂中的添加量之间没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 β-谷甾醇 脂溶性 抗氧化


海南羊山地区半野生荔枝种质的ISSR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对海南岛羊山地区半野生荔枝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地区荔枝核心种质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从74条引物中筛选出23条多态性引物,用ISSR方法对115份海南羊山地区半野生荔枝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5份种质的遗传距离在0.04~0.66之间,平均为0.28。在遗传距离为0.53的水平上,115份荔枝种质被分为5个类群,美品村、儒道村荔枝基因型分别单独为1个类群,苍道村、杨南村荔枝基因型覆盖其它3个类群,应作为核心种质的村庄开展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海南羊山地区 半野生 荔枝 种质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应用木屑和复合肥改良生态恢复基质特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近年来对应用于高陡石质边坡的生态工程恢复技术核心——人工客土基质的改进研究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对通过木屑和复合肥进行综合改良后人工基质的侵蚀性及其养分流失特性进行探讨,根据17次动态取样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改良后的人工基质土壤流失量在植物发芽0~55d之间,几乎各植物生长期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随植物继续生长,泥土流失量的变化不再显著(p>0.05)。相对于泥土流失量来说,速效养分在土壤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时间要提前于泥土损失保持相对稳定的时间,且复合肥的施加浓度越低,其变化越明显。同时,氮流失总量总体上是磷的2倍以上,且其中硝态氮损失速率整体上均高于氨态氮。


神秘果采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初步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研究采后神秘果果实在(7±1)℃和(22±2)℃贮藏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神秘果呼吸强度极高,低温对呼吸强度抑制作用明显;α-淀粉酶是神秘果果实采后快速软化阶段起作用的主要淀粉酶;神秘果采后多酚氧化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在第3天达到最大酶活性,而后逐渐下降;低温贮藏对神秘果果实PPO活性和ABA形成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低温条件下,果实中的果胶酶活性变化平缓,而常温下果实内果胶酶活性迅速增加,增加幅度大于低温贮藏的果实;在神秘果贮藏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