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不同产量水平橡胶品种幼树的钙镁营养差异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个不同产量水平橡胶品种的1年龄幼树为材料,研究了橡胶幼树的钙镁营养差异。结果表明:橡胶的产量水平与钙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与镁存在极显著正相关(除热研8-79外);在供试的7个橡胶品种中,热研8-79、粤390-1、东方93-114的钙镁含量较其他品种低;随着生长月份的延长,橡胶幼树的钙含量增加且在10月达到最大值,镁含量下降且在11月达到最小值。此外,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橡胶幼树叶片的钙含量上升、镁含量下降,其中所有品种的叶片钙含量都极显著增加,叶片镁含量除保亭3406、热研7-33-97的极显著减少外,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橡胶树 营养差异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产橡胶芽接树的树皮结构特征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据数年来的观测表明,在生产实践中出现有少量的植株(称其为"超高产橡胶芽接树"),其单株产胶量约达当地普通橡胶芽接树平均单株产胶量的15~20倍。为了探索这些超高产芽接树高产的原因,对砧木为无选择种子砧木,接穗为PB86的树干割线上10cm背面的树皮和输导根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橡胶芽接树树干有输导功能韧皮部的厚度、幼嫩乳管列数、总乳管列数、幼嫩乳管列占总乳管列比例、乳管口径和筛管口径均显著大于普通芽接树。特别是超高产芽接树有输导功能韧皮部乳管列数与有输导功能韧皮部细胞层数的比值显著大于普通芽接树;另外,超高产橡胶芽接树输导根的皮层薄壁细胞厚度和皮层薄壁细胞层数显著小于普通芽接树,而导管口径却显著地大于对照(普通芽接树),这表明超高产橡胶芽接树形成层分化为乳管的能力、营养物质和水分运输能力都强于对照株。

关键词: 橡胶树 芽接 树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番木瓜植株叶柄养分含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采用L18(37)正交设计,探讨氮、磷、钾、镁、硼肥配施对EksotikaⅡ品种番木瓜(Carica papaya Linnaeus)植株叶柄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对植株叶柄含氮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施磷、钾和硼肥,施镁肥则影响最小;施氮肥能明显提高叶柄中的含氮量,但当施氮量达35 g/株.次时,效果不显著;施磷、钾肥有降低叶柄中含氮量的趋势。施磷肥对植株叶柄含磷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施镁和钾肥,施硼和氮肥的影响最小,磷肥、硼肥施用量与叶柄中含磷量之间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施钾和镁肥对植株叶柄含钾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施磷肥,施氮肥和硼肥的影响最小;在施钾肥25~45 g/株.次的范围内,能显著提高植株叶柄中的含钾量。施氮和钾肥对植株叶柄含镁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施镁肥和磷肥,施硼肥的影响最小;施氮肥能提高叶柄中的含镁量,但当施氮量达35 g/株.次时,增量已不显著;施钾肥有降低叶柄含镁量的趋势,当施肥量达45 g/株.次时,叶柄中的含镁量显著下降。施镁肥对植株叶柄含硼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施磷肥,施氮肥、硼肥和钾肥的影响最小;施磷肥15、25 g/株.次时,叶柄中的含硼量相同,但当施用量达35 g/株.次时,叶柄中的含硼量则显著上升。镁肥施用量不宜过大,当施用量≥0.53 g/株.次时,会造成叶柄中的氮、磷、钾、镁、硼含量下降。

关键词: 正交设计 施肥 番木瓜 EksotikaⅡ品种 叶柄 养分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原生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由多主棒孢病菌侵染引起的棒孢霉落叶病是严重危害橡胶生产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在中国也有发生。在菌龄、细胞壁酶种类、酶作用浓度、作用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对橡胶树多主棒孢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首次建立了PEG介导的多主棒孢病菌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多主棒孢病菌绿色荧光转化子。该体系中,多主棒孢病菌的原生质体再生率为19.12%,转化率为10.34个/μgDNA。

关键词: 橡胶树 多主棒孢 原生质体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木薯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片光反应曲线测定,研究叶片净光合速率Pn(net photosynthesis)对光、CO2的变化规律,运用S igmaplot软件利用非线性方程拟合分析叶片对光、CO2的反应曲线。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木薯叶片的光和CO2反应曲线变化均呈现非线性变化,各品种在高CO2浓度下均表现较高的Pn值。5个品种中,SC5品种的CO2补偿低最低(15.67μl.L-1),而饱和点最高(2053.91μl.L-1);同时,SC7品种的光补偿点最高(46.98μmol.m-2.s-1),光饱和点最低(895.63μmol.m-2.s-1)。另外,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的品种为SC8和SC205,分别为1.53和1.17μmol.mmol-1。

关键词: 木薯 光响应曲线 CO2响应曲线 曲线拟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核表达Cry3Aa蛋白对椰心叶甲的杀虫活性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心叶甲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严重危害了我国海南省、广东省、台湾省和香港地区的椰子、槟榔等棕榈科植物,并有蔓延趋势,。BtCry3Aa毒蛋白对鞘翅目害虫有较强的杀虫活性。本研究首次发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Cry3Aa重组蛋白对椰心叶甲成虫具有快速杀灭作用,工程菌表达的包涵体重组蛋白处理叶片,饲喂椰心叶甲成虫,浓度为2.0mg/mL时,24h內死亡率为100%。一次性饲喂处理24h、48h和72h的LC50分别为0.7516mg/mL、0.4755mg/mL和0.3714mg/mL,连续性饲喂即使低浓度也达到较高死亡率。本试验结果为cry3Aa基因在转基因技术方面的应用或研发生物农药防治椰心叶甲害虫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关键词: Cry3Aa蛋白 椰心叶甲 包涵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圭亚那柱花草抗寒性初步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以11个圭亚那柱花草种质为试材,热研2号柱花草为对照,用电解质渗透法作为指标,比较其抗寒性。结果表明,圭亚那柱花草半致死温度(LT50)范围在-0.17~-2.33℃之间,圭亚那柱花草种内抗寒性差异较小。CIAT11362、USF873004、GC1528、Mineirao和GC1576的半致死温度(LT50)低于热研2号柱花草。其它种质的LT50高于热研2号柱花草。

关键词: 圭亚那柱花草 抗寒性 Logistic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WGD-2叶面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澳洲坚果的保果效应

果树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GD-2是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制的用于澳洲坚果的保果叶面肥。以澳洲坚果品种Hinde(H2)为试材,研究了6个处理对澳洲坚果在幼果期和谢花至幼果形成期的保果效果。6个处理分别为清水对照(CK)、120mg·L-1WGD-2(T1)、120mg·L-1WGD-2+1mg·L-1NAA(萘乙酸)(T2)、120mg·L-1WGD-2+10mg·L-12,4-D(2,4-二氯苯氧乙酸)(T3)、120mg·L-1WGD-2+20mg·L-1CPPU(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T4)、120mg·L-1WGD-2+40mg·L-1GA3(赤霉酸)(T5)。结果表明各处理在幼果期(果实直径0.5cm左右)施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果效果,2次施用效果具有累加效应,即重复施用可加强保果效果,以T1、T4处理效果最好。谢花至幼果形成期施用,T1和T4处理仍然具有累加效应;T2处理没有效果;T3处理重复施用刺激幼果脱落;T5处理具有刺激幼果脱落效应。在澳洲坚果生产中推荐WGD-2单独使用或与CPPU搭配使用,并严格控制WGD-2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搭配使用的质量浓度和处理时期。

关键词: 澳洲坚果 WGD-2叶面肥 植物生长调节剂 保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渣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和腐熟度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以木薯渣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发酵,研究堆肥化过程中木薯渣肥堆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及堆肥腐熟程度。结果表明:在堆肥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含水率变化不大。补充氮处理的pH值在发酵结束时为8.5左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随着堆肥化进行而降低;而水溶性氮含量的变化受通气状况和氮源条件的影响较大。纤维素酶活性呈"升高-降低"趋势。种子发芽率能有效、可靠的反映堆肥的腐熟程度,发酵24~30d的堆肥已对植物无毒害作用。

关键词: 堆肥 木薯渣 腐熟度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是新发现的橡副珠蜡蚧成虫内寄生蜂,自然寄生率约为15.68%。实验室内对其形态、发育、繁殖、存活、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26±1℃,RH70%±5%条件下,每头寄主出蜂4.5头,雌性比例80.6%;雌蜂生殖系统解剖发现,未交配雌蜂卵巢内的卵经1d可发育成熟,但同一雌蜂卵巢内卵粒之间发育程度不一致;该蜂完成一个世代需15~19d,但幼虫蜕皮现象不明显;该蜂可营孤雌产雄生殖,孤雌羽化后24h内即可产卵,平均每头寄主可出雄蜂5.3头;雌蜂交配后24h内即可产卵,产卵期1~17d;1头已交配雌蜂可寄生1~10头寄主,一生产卵3~76粒,每日平均产卵量为8.2±4.0粒;雌、雄成蜂平均寿命均不超过3d,补充蜂蜜水可延长雌、雄成蜂的寿命。

关键词: 新种 中国 橡副珠蜡蚧 寄生蜂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