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微肥对油菜小组合制种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种子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以甘蓝型油菜为供试作物,在油菜不育系现蕾期采用叶面喷施威力泰肥和国光壮多硼肥各1次,成熟期室内考种和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威力泰肥和国光壮多硼肥有利于提高油菜的杂交种子的含油量、每角粒数和总角果数;有利于提高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着果率,然而,其株高和一次有效分枝数比对照有所下降,威力泰肥处理的杂交种子含油量和每角粒数最高,国光壮多硼处理的不育系总角果数最多、主花序最长。由此可知,叶面喷施威力泰肥和国光壮多硼肥有利于提高杂交种子的产量和品质,这为油菜杂交种子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弗莱维赫牛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弗莱维赫牛(Fleckvieh),即德系西门塔尔牛,由瑞士西门塔尔牛和德系红荷斯坦牛杂交,并引入部分其他品种牛的血缘选育而成。整个育种过程有近150年的历史,特别是近20多年的定向选育,形成了特有的乳肉兼用西门塔尔品系。弗莱维赫牛均衡的


奶牛养殖中粪便循环处理利用对策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12
摘要:近年来,贵阳奶牛养殖业发展速度迅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奶牛养殖业已成为贵阳市及周边地区农民增收致富、企业增效、政府创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主导特色产业。然而,由于奶牛存栏数量的持续增加,其产生大量的粪便已对贵阳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大量粪便的排放,如果处理得当,则会变废为宝;如果处理不


同一生境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吸收累积特征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茶树品种在相同氟(F)背景值下对F的吸收积累特征,为选育低F茶树品种提供参考,选取同一茶园测定了黔湄502等13个茶树品种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以及各品种的侧根、老叶、嫩叶(一芽2叶)的F含量及其转移系数,并进行了老嫩叶的F含量与其叶长、叶宽、叶面积的相关性以及茶树品种嫩叶的F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生境下13个茶树品种体内的F含量分布次序为老叶(2142.26~5090.83 mg/kg)>嫩叶(64.44~193.10 mg/kg)>侧根(29.77~145.56 mg/kg);老叶、嫩叶的F转移系数分别为24.00~96.83、0.86~3.53,品种间差异显著;嫩叶对F的吸收累积量与其叶长、叶宽、叶面积无直线相关性。13个茶树品种可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低F品种类型包含湄潭苔茶、贵茶育8号和黔湄701 3个品种。


大鲵感染蛙病毒的病理特征及预防措施
《科学养鱼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养殖的迅速发展,病害发生日渐严重,已成为大鲵升级养殖的瓶颈,自2010年在陕西汉中、四川绵阳等地发生了大面积的大鲵感染蛙病毒事件,给大鲵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现将大鲵感染蛙病毒的病理特征及预防措施分析、归纳和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大鲵感染蛙病毒的特征大鲵感染蛙病毒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大鲵摄食量减少,食欲降低甚至完全没有食欲,某些患病大鲵还发生吐食的情况,体表分泌大量的黏液,活动减少,躺卧在池底,并在患病后的5~10天内死亡。感染蛙


推广高效有机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科技 》 2012
摘要:提出了发展高效有机循环农业的现代农业新理念。对高效有机循环农业的内涵和发展高效有机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发展条件、生产体系和预期效益进行了论述。认为发展高效有机循环农业,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提高民众身体素质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发展高效有机循环农业,建立种植业与养殖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对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贵州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快速创新蔬菜种质材料,缩短大白菜杂交育种工作中自交系的选育过程,对10个优良大白菜杂交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1~2年内可获得双单倍体(DH)纯合植株,在供试的10个基因型中,有6个得到胚状体,胚诱导成功率为60%,不同基因型之间最高和最低的小孢子产胚数相差极大,春秋霸王平均每花蕾产胚10.92个,天绿58平均每花蕾产胚0.17个;出胚基因型中有5个基因型得到植株,植株诱导率为83%;经田间观察得到20个以上的株系,2012年春季试配杂交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