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味精废液对花生产量、品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施用味精废液对花生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味精废液225 kg/hm2时,花生荚果产量和营养器官生物量分别提高11.81%和25.23%,花生蛋白质和粗脂肪分别提高9.07%和8.18%;在用量为300 kg/hm2时百粒重提高5.04%。用量为150 kg/hm2时,花生结实期根系活力较对照提高47.22%;用量为225 kg/hm2时,花生叶片游离氨基酸提高37.27%,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13.6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9.45%,但差异不显著。施用味精废液对叶绿素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小。用量为225 kg/hm2时,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28.18%、47.06%,差异达显著水平;而酸性磷酸酶在用量为150 kg/hm2时达最大值,较对照提高9.84%,差异不显著。施用味精废液能够显著提高花生营养器官对N和K的累积,提高荚果对N的累积。说明在花生上施用味精废液能够促进养分的累积,具有较好增产提质效果;同时能够改善土壤生物环境,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速冻荔枝果肉冻藏期间色泽变化的研究
《中国热带农业 》 2012
摘要:色泽是速冻荔枝果肉主要的质量指标之一,冻藏期间速冻荔枝果肉发生褐变会影响产品的商品价值采用色差仪测定结果表明,速冻荔枝果肉在-60℃下冻藏,基本不会发生色泽变化;而在-1 8℃下冻藏的样品会发生轻微色泽变化。分析褐变重要的中间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结果也表明,速冻荔枝果肉在-60℃下冻藏,5-HMF基本没有变化;而在-18℃下冻藏的样品会有轻微减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感染高粱花叶病毒甘蔗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甘蔗花叶病与甘蔗寄主致病的互作分子机制,利用SMART技术成功构建了感染高粱花叶病毒甘蔗叶片的cDNA文库,用于后续酵母双杂交互作蛋白筛选试验。采用Omega公司Plant RNA Kit提取感染高粱花叶病毒甘蔗叶片总RNA,经过Oligotex纯化获得mRNA,将其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再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双链cDNA。经SfiI酶切并去除短片段后,连接到pGADT7-SfiI载体上,成功获得初级cDNA文库,最后以初级文库100万克隆为基数扩增,得到扩增文库并提取质粒。经检测构建的文库容量为1.6×106cfu,文库滴度2.2×106cfu/mL,文库cDNA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700~2 000 bp,文库重组率约为96%。结果表明,该文库质量较好,为筛选分离抗病功能基因及开展寄主与病毒互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和福建两省荔枝园土壤养分吸附特性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对广西和福建两省荔枝主产区荔枝园土壤的养分吸附能力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广西贵港市土壤对P的吸附率平均为44.3%,K为43.6%,B为19.5%,Zn为18.7%,S为2.1%;玉林市P为50.0%,K为33.2%,B为32.1%,Zn为20.5%,S为6.1%;钦州市P为51.4%,K为22.2%,B为17.7%,Zn为22.5%,S为36.2%。可见,贵港市和玉林市土壤对养分的吸附能力大小均为P>K>B>Zn>S,而钦州市为P>S>Zn>K>B。(2)广西荔枝园土壤对P的吸附率平均为49.5%,K为30.2%,S为18.9%,B为22.6%,Zn为21.1%;而福建P为30.4%,K为23.4%,B为18.5%,S为15.6%,Zn为21.0%。可见,两省荔枝园土壤对磷的吸附均很强(两省荔枝园土壤均属铁铝土,而铁铝氧化物含量丰富),而对钾、硼、锌和硫的吸附能力均相对较弱。广西荔枝园土壤对P、K、S和B的吸附能力显著强于福建(由南向北,铁铝土的富铝化风化程度减弱),而对Zn的吸附能力相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分离世代定向选择变异个体含油量性状的效应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近红外非破坏性测定技术,以单粒花生种子含油量为检测对象,在花生分离世代对变异个体的含油量性状进行定向选择。结果表明,在分离世代中花生个体间含油量的变异程度大于纯合群体,F2的变异程度更高;在花生分离世代中高油个体的出现频率较高,不同亲本组合间高油个体的出现频率有明显差异;试验经3个世代的定向选择,单株平均含油量得到明显提高,单株中高油个体的出现频率也因为进行定向选择而得到提高。可见,利用花生单粒种子含油量非破坏性测定技术在分离世代对变异个体含油量性状进行定向选择是有效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沙市发展设施农业的几点建议
《农业与技术 》 2012
摘要:在三沙市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对节省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以及有效解决三沙市军民的吃菜问题、稳定军心民心、完成国家的战略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待探讨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缺乏耐热型、节水型专用蔬菜品种,有效提高温室的周年利用率和栽培管理技术等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文心兰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的相关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文心兰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密码子的研究,利用Mobyle在线软件分析了文心兰叶绿体42个基因密码子的使用模式。结果表明,文心兰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GC3含量为28.59%,明显低于GC1和GC2含量,说明密码子第3位富含AT。GC1与GC2极显著相关(r=0.572**),GC3与GC1(r=-0.051)和GC2(r=-0.08)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对应性分析表明第一向量轴上基因的位置坐标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CAI)极显著负相关(r=-0.556**),与GC3和EN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25和0.281,均未达到显著水平;GC含量与ENC、CAI以及第一向量轴上基因位置坐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8、0.381*和-0.354*。将高表达优越密码子分析法和高频密码子分析法相结合,确定了17个为文心兰叶绿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
关键词: 文心兰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使用 对应分析 GC含量 最优密码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吉富罗非鱼肝脏生长及抗氧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初始体重约3.3 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分别投喂添加0、80、160、240、320、400 mg/kg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试验饲料,记作G0、G80、G160、G240、G320和G400。养殖49 d后,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析各组罗非鱼肝脏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肝脏GH mRNA表达量随饲料GSH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IGF-1 mRNA表达量最高值出现在G320,与G0和G400相比显著升高;GST mRNA表达量在G240~G400显著高于G0~G160;SOD mRNA表达量随呈GSH添加量的增加呈不断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谷胱甘肽能诱导吉富罗非鱼肝脏中生长及抗氧化基因mRNA的表达。
关键词: 谷胱甘肽 吉富罗非鱼 生长 抗氧化 mRNA表达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合菌剂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效应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菜心上喷施不同浓度光合菌剂的试验研究,筛选适合高产优质蔬菜生长的最佳施用浓度。结果表明:光合菌剂50~150倍液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以100倍液的增产效果最好,商品产量增产率达10.2%,生物产量增产率达19.4%;光合菌剂具有显著提高菜心地上部氮、磷、钾吸收的效果,其中以100倍液的效果最好,吸收量增长率分别为N 27.1%、P2O530.2%、K2O33.6%;喷施光合细菌100倍液具有提高菜心品质的效果,维生素C和可溶糖含量增加15.5%和17.7%,菜心硝酸盐含量降低7.8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与免疫过程中猪细胞因子的应答及意义
《中国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猪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其长年流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接种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是控制PRRS的首选策略,但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由于疫苗毒株存在免疫抑制等因素,预防效果不理想。因而,深入研究PRRSV感染和/或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学应答机理是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疫苗的必然基础。作者回顾性地综述感染PRRSV或接种PRRSV疫苗后宿主产生细胞因子的动态规律,探讨猪体防御PRRS的机制及开发新型高效疫苗的新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