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椰果采摘机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与气动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椰果采摘的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椰果采摘机液压系统。该系统灵活多变,定位精准,克服了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效率低的缺陷,有效促进了海南椰子产业化、商品化的发展。

关键词: 椰果 采摘机 液压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来植物入侵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外来植物入侵是近年来生物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阐述了外来植物入侵产生的危害,重点论述了外来植物入侵的机制、生态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内容,总结了外来入侵植物防治技术,分析了外来植物入侵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外来植物入侵 入侵机制 生态风险评价 危害 入侵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色谱法测定豆奶粉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离子色谱测定豆奶粉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的方法。样品用去离子水提取,固相萃取后,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豆奶粉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0、1~25mg/mL,回收率分别为89.3%~98.9%、89.6%~102.0%,检出限分别为0.16、0.11mg/kg。该法灵敏、准确,前处理简单易行,可用于豆奶粉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固相萃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虎杖发酵液中白藜芦醇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中草药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离纯化虎杖发酵液中的白藜芦醇。方法利用大孔树脂结合聚酰胺柱色谱从虎杖发酵液的提取液中纯化白藜芦醇,并研究了大孔树脂和聚酰胺对白藜芦醇的吸附动力学。结果大孔树脂和聚酰胺对白藜芦醇的表观静态吸附量分别为11.70 mg/g和57.9 mg/g,表观动态吸附量分别为12.47 mg/g和58.98 mg/g,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动力学。利用大孔树脂结合聚酰胺两步柱色谱纯化提取液中的白藜芦醇,使其纯度达到95.8%,总收率达69.8%。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白藜芦醇的纯度和收率高,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 大孔树脂 聚酰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拮抗香蕉枯萎病的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几丁质酶基因信号肽的分泌活性分析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分离并选择一株香蕉内生细菌作为内生基因工程生防菌,并克隆其几丁质酶基因的信号肽序列。方法:从香蕉植株杆下部分离并选择了一株拮抗香蕉枯萎病且具有分泌几丁质酶能力的内生细菌,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克隆了其几丁质酶基因的编码序列并预测了其信号肽,构建了含有信号肽和不含信号肽的几丁质酶的表达菌株BL-chi1和BL-chi2。结果: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定该菌株为Klebsiella属,将该菌株命名为KKWB-5;BL-chi1和BL-chi2经IPTG诱导后,均表达了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的蛋白,同时BL-chi1诱导后的培养基上清中出现一条约45kDa的条带,而BL-chi2和空载体的BL-pET22b诱导后的培养基上清中均无此条带;几丁质水解试验发现,BL-chi1诱导后的培养基上清中的蛋白经浓缩和纯化后都能在几丁质平板上形成透明水解圈。结论:该几丁质酶的信号肽能被BL21(DE3)所识别,将几丁质酶分泌到培养基中,并且分泌的几丁质酶具有水解几丁质的生物学活性。内生菌KKWB-5的分离及其几丁质酶分泌信号肽序列的克隆为进一步构建内生工程菌来防治香蕉枯萎病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内生细菌 克雷伯氏菌 几丁质酶 信号肽 分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Ⅲ-1菌株胞外抗菌蛋白防治香蕉炭疽病研究

果树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红树内生细菌CⅢ-1菌株的抗菌蛋白对香蕉炭疽病的控制作用,采用平板对峙法结合显微观察测定其对致病菌的抑制活性,进行抗菌蛋白对香蕉炭疽病的防病试验,并测定了香蕉果实内丙二醛的含量及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CⅢ-1抗菌蛋白粗提液喷雾后立即接种香蕉炭疽病菌,处理8d后其防治效果达71.44%,10d后防效仍有56.67%;防病机制测定表明,(1)CⅢ-1抗菌蛋白对香蕉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等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处理后的病菌菌丝出现肿胀、膨大、成泡囊状畸形,分生孢子基本不萌发。(2)抗菌蛋白处理香蕉后,与对照比,抗菌蛋白处理的香蕉丙二醛(MDA)的含量较低,同时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活性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关键词: 香蕉 抗菌蛋白 炭疽病 生物防治 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果树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RAP标记研究了61份菠萝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从99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35对引物对61份菠萝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均得到了清晰指纹,且所有品种表现出多态性;供试菠萝品种的多态性比率均较小,在47.32%~68.90%;35对SRAP标记共获得567条带,多态性位点384个,多态条带比率为67.72%;61份菠萝种质其相互之间相似系数为0.8027~0.9510,表明61份菠萝品种之间遗传关系相对较近;应用UPGMA进行聚类,在大致相似系数0.8330的水平上,61份材料可分为5种类型。

关键词: 菠萝 SRAP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葡萄中多菌灵和噻菌灵残留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葡萄中多菌灵和噻菌灵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用乙腈从葡萄样品中提取多菌灵和噻菌灵,提取物先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2种杀菌剂在0.01~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和0.9996。添加2个浓度水平(0.1、0.4mg/kg)2种杀菌剂的在葡萄中的回收率均在90.3%~97.4%,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以3倍信噪比(S/N=3)确定该方法的检出限,多菌灵和噻菌灵分别为0.0035和0.0015mg/kg,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常规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净化效果较好,可同时满足葡萄中2种杀菌剂残留的检验工作需要。

关键词: 葡萄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器 凝胶渗透色谱(GPC) 多菌灵 噻菌灵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研11号黑籽雀稗染色体核型分析

草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了染色体压片法研究了热研11号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 cv.‘Reyan11’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热研11号黑籽雀稗的染色体数目2n=40,核型公式为2n=2x=40=32m+4sm+2st+2M。核型分类为"2A"型,比较对称。研究确定了热研11号黑籽雀稗染色体的数目,并分析了其核型,这为热研11号黑籽雀稗的起源演化及分子生物学提供了细胞学研究基础。

关键词: 热研11号黑籽雀稗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分离胶浓度下槟榔胚蛋白亚基的分离效果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采用SDS-PAGE浓缩胶浓度为7.5%,分离胶浓度分别为8%、10%、15%、14%、16%的凝胶系统,探讨不同分离胶浓度条件下槟榔胚蛋白亚基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胶浓度对亚基电泳分辨率的影响非常明显。当浓缩胶浓度为7.5%,分离胶浓度为12%时,槟榔胚蛋白亚基的分离效果最好,可以得到10条清晰的亚基条带。

关键词: 槟榔胚 贮藏蛋白亚基 分离胶浓度 分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