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摘要:据农业部科技司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有6 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差甚远。经调查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每年有50~60项,农业科技成果贡献率为43%左右,略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但是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还没有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到2000年底达到50%的目标。

关键词: 河北省 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 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状况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摘要:采用科技活动及技术创新要素投入和产出基本指标,以占比和对比为分析方法,对河北企业技术创新在全省的地位、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和能力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河北企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河北区域创新活动的主体,但河北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比较弱,河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且河北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其他先进地区的差距在持续拉大。

关键词: 河北省 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小斑病菌复壮培养基的筛选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摘要:选用7种培养基对出现退化的玉米小斑病菌进行复壮培养。结果显示:通过V8培养基和玉米苗浸汁培养基获得的复壮菌株,菌落形态表现为菌丝黑密粗壮,且生长速度(分别为6.46 mm/d和6.33 mm/d)、产孢量(分别为2.72×106个/mL和1.92×106个/mL)和致病力等均得到恢复与提高。复壮后的病毒粗提液,对C和N细胞质产生较强的专效性毒害,反映出对菌株复壮的高度有效性。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 复壮培养基 产孢量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绿丽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感染BtHBF-1菌株后的病症及中肠组织病理变化

昆虫学报 2008 CSTPCD

摘要:研究了丽金龟科(Rutelidae)铜绿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和黄褐丽金龟A.exoleta幼虫感染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HBF-1菌株后的病症,并采用组织切片的方法研究了感染HBF-1菌株后中肠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丽金龟科幼虫感染HBF-1菌株后,初期幼虫无明显感病症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反应迟钝、麻痹、丧失条件反射能力等症状,最终虫体变黑、伸直或是收缩,直至死亡,时间稍长便会呈腐稠状。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中肠组织切片发现,感染3d时,肠壁细胞出现变形及空洞;7d时,细胞破坏更加严重,甚至无法辨认细胞形状;10d时,肠壁...

关键词: 铜绿丽金龟 黄褐丽金龟 苏云金芽孢杆菌 中肠 组织病理

PPM法确定异丙隆对几种冬小麦田主要杂草的最低致死剂量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05-2006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温室内,用植物光合作用测定法研究了光合作用抑制型除草剂异丙隆防除冬小麦田5种主要杂草的最低致死剂量。试验结果表明,在用药6 d后杂草才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症状,新叶黄化,生长受抑制;而杂草的光合作用在施药后2 d就明显地受到抑制,药剂处理的杂草叶片的PPM值显著下降,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杂草的PPM值显著下降。通过测定和统计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可以发现,供试的5种杂草对异丙隆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藜(Chenopodium album)对药剂最敏感,ED90值分别为301.51,286.02 ga.i./hm2;看麦娘较敏感,ED90值为654.83 ga.i./hm2;而荠菜、雀麦不敏感。经回归分析发现,施药后2,4 d杂草的PPM值与用药后14 d的杂草鲜质量防效密切相关,其R2分别为0.968 8,0.942 5。这表明用药后早期的PPM值可以较好地预测除草剂对杂草防效和对冬小麦的安全性。当杂草的PPM值低于20时,异丙隆对杂草的鲜质量防效高于90%;而当PPM值高于40时,药剂对杂草的鲜质量防效低于50%;当小麦的PPM值高于60时,异丙隆对小麦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基本无影响。当杂草的PPM值低于20,而冬小麦的PPM值高于60时,异丙隆的剂量即为最低致死剂量。

关键词: 最低致死剂量 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 异丙隆 杂草防治 小麦安全性

塑料大棚西芹多层覆盖安全越冬技术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摘要:在塑料大棚内,对西芹多层覆盖安全越冬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层覆盖可明显提高冬季塑料大棚内的地温和气温,西芹收获早和效益高。该技术使大棚西芹冬季安全生产成为可能。

关键词: 西芹 塑料大棚栽培 地膜覆盖 土壤温度 气温 安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姬菇科杂-号生物学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中国食用菌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白姬菇科杂一号是科佳一号和台湾小白平杂交选育出的姬菇品种.主要介绍科杂一号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栽培技术中生产季节、生产周期、出菇管理、培养料配方、发菌管理及菇棚设计等工艺的选择,以期为科杂一号的栽培和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姬菇 科杂一号 生物学特性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和热预处理对草莓保鲜的生理效应

食品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热处理结合浸钙处理分别对包装和不包装的半红期草莓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45℃1%CaCl2溶液浸泡草莓20min后,以30μmPE保鲜膜包装贮藏,可以提高草莓果实的钙含量,保持较高的原果胶含量和硬度,抑制花青苷的形成,有效地延缓果实成熟衰老,达到最佳的保鲜效果。

关键词: 草莓 热处理 浸钙 包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季日光温室不同砧木嫁接黄瓜的光合性能比较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TPS-Ⅱ型便携式光合系统,对冬季日光温室条件下3种砧木(黄籽南瓜,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嫁接黄瓜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籽南瓜嫁接黄瓜的光饱和点最高,光补偿点最低,利用光能的范围最广;黑籽南瓜嫁接黄瓜的表观量子效率最高,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3种砧木嫁接黄瓜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不存在"午休现象"。晴天时黄籽南瓜嫁接黄瓜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其它处理,在阴天和连续阴天后初晴天时黑籽南瓜的净光合速率最高。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砧木 黄瓜 光合日变化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冀玉12号的选育研究

中国农业信息 2008

摘要:以抗病、抗倒、稳产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利用外来种质与当地优良种质相结合的方法,扩大了遗传多样性,选育出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冀玉12号。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