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农技服务 2011

摘要:探讨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特征性病变、实验室检测和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病 诊断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柞蚕脓病的发生及防治

农技服务 2011

摘要:在介绍柞蚕浓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和传染途径的基础上,对该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柞蚕 脓病 发病症状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热应激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贵州畜牧兽医 2011

摘要:奶牛热应激是奶牛受到超过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高温刺激后,机体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给奶牛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奶牛热应激的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奶牛 热应激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技术对茶树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田间发生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施肥技术对茶树主要病虫害田间发生量的影响,2010年贵州茶树病虫防控课题组在贵阳春秋实业有限公司基地,采用不同肥源、不同施肥方式与不同施肥量等措施进行了田间小区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茶饼病5月份以根灌沼液肥500kg/667m2的处理最为明显,田间未发现病斑,相对防效为100%,9月份以根灌沼液肥2000kg/667m2的处理田间发生量最低,相对防效为71.68%;茶炭疽病5月份以根灌沼液肥1500kg/667m2的处理田间发生量最低,相对防效为79.72%,9月份以根灌沼液肥500kg/667m2的处理田间发生量最低,田间发生量的影响最明显相对防效为71.09%;沟施沼液肥2000kg/667m2的处理对茶棍蓟马田间发生量的影响最明显,相对防效为45.38%,沟施沼液肥1000kg/667m2的处理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量的影响最明显,相对防效为61.67%;施肥技术均有助于天敌蜘蛛的增长,其中以根灌沼液肥1000kg/667m2的处理效果最明显,达9头/m2。

关键词: 茶饼病 茶炭疽病 茶棍蓟马 茶假眼小绿叶蝉 蜘蛛 沼液肥 根灌 沟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部山区循环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县W村为例

中国农村科技 2011

摘要: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和产业链条延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芫荽—西兰花一年三茬有机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011

摘要:蔬菜的有机栽培是在自然环境污染加剧、蔬菜有毒物质残留严重超标的状况下发展起来的新型种植技术。在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甸秋冬黄瓜霜霉病田间消长调查及防治

长江蔬菜 2011

摘要: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是黄瓜生产中的常见病害,是全国保护地和露地黄瓜上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之一。黄瓜发病后,叶片枯黄,结瓜少而小,拉秧提前或未结瓜就死亡,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湄潭苔茶良种组培快繁技术初探

贵州茶叶 2011

摘要:为探索贵州茶树组培快繁技术,采用湄潭苔茶地方良种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不同培养基、激素和浓度配比试验,得到适宜芽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2.0mg/L+NAA0.1mg/L+Vc1.0g/L+AC1.5g/L,芽诱导率可达68%;适宜芽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0.2mg/L+NAA0.1mg/L+GA33.0mg/L。

关键词: 茶树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贵州畜牧兽医 2011

摘要:近年来,我县按创建畜牧大县的目标,狠抓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着力培育生猪产业龙头,发挥规模效益,生猪生产发展迅速。2007年以来,全县已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场12个,养殖小区4个,其中万头猪场1个,千头猪场5个,百头猪场10个。2010年,全县生猪出栏9.723 9万头,存栏9.75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山区退耕还柞林养蚕模式的可行性初探

农技服务 2011

摘要:为了掌握贵州柞蚕发展资源,对贵州山区退耕还林倒退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还柞林养蚕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贵州柞蚕具有资源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 贵州柞蚕 退耕还林 放养 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