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新品种衡棉4号在河北省中南部的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08
摘要:棉花新品种"衡棉4号"亲本(复式)组合为(省1322×冀棉27)×GK12,是利用转BT基因抗虫棉资源和常规陆地棉材料,通过常规育种手段复式杂交方法选育而成抗病抗虫高产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07年4月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07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信息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的影响与对策
《农业网络信息 》 2008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民对信息的获取能力,论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提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支链淀粉含量的双波长测定方法
《河北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研究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板栗果仁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对光度测定的最佳条件和样品前处理进行了详细考察。选择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550 nm和695 nm,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615 nm和475 nm。样品测定时应进行脱脂脱糖处理,直链淀粉浓度在5~60μg/mL、支链淀粉浓度在5~140μg/mL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斯氏线虫与其共生细菌之间的专化性
《中国生物防治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自然条件下,芜菁夜蛾斯氏线虫、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体内携带的共生细菌分别为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在一种线虫的生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3种致病杆菌,测试对线虫的恢复发育、性比、后代产量及形态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致病杆菌的专化性低于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在3种致病杆菌上均可发育,但在伯氏致病杆菌上的发育率显著高于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仅在其各自共生细菌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上发育。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在伯氏致病杆菌上发育后的雌雄比为1.77,而在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上仅为0.77和0.74;在伯氏致病杆菌上的产量高于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在伯氏致病杆菌和X.ehlersii上产生的侵染期幼虫长度显著大于X.budapesten-sis。对3种致病杆菌上培养产生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体内携带的细菌进行分离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除可携带其共生细菌伯氏致病杆菌外,还可携带X.budapestensis,但不能携带X.ehlersii。
关键词: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 长尾斯氏线虫 拟双角斯氏线虫 共生菌 专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止设施草莓畸形果发生的关键措施
《河北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1选用适宜品种据调查,明宝、静宝草霉品种,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条件下开花多,自花授粉能力强,耐低温,黑心花少,果形整齐,最适合促成栽培;宝交早生、丰香、春香等草霉品种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