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干法加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
《大豆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全身是宝,为了使大豆能得到100%利用,最大程度的保留膳食纤维、蛋白质、氨基酸等各种微量元素,研究用干法生产豆制品。利用河北省粮油作物研究所自行研制的大豆干法生产线,通过对大豆清选、榨油、磨粉、调粉、成型等一系列加工过程,确定影响成品率的因素。对大豆的干法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提高产品成品率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了大豆干法加工技术的最佳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原豆含水率为14%~16%、豆饼含油率为7%、混料时料水比为10∶6时,产品的成品率最高。利用干法生产豆制品,除了豆皮之外其他部位都得到利用,不但提高了大豆的利用率,而且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节约用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做好新形势下科研单位老干部工作的探索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08
摘要:随着形势的发展,科研单位老干部的数量不断增加,年龄不断增大,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更为凸显。本文通过现阶段本单位在老干部工作中的所做、所为,以及在以后工作中的建议和意见,明确了应该以人为本,树立亲情服务理念,立足实际,探索服务老干部工作的新方式,使老干部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壤质潮土长期施钾对小麦玉米轮作制作物钾吸收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8 CSCD
摘要:在辛集马兰农场进行钾肥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轮作制度长期施钾对钾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开始于1992年秋天,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只施氮磷肥的对照(NP);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NPSt);在对照基础上加施钾肥(NPK);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和钾肥(NPKSt)。4次重复,顺序排列,小区面积50 m2。结果表明:作物的籽粒年吸钾量与肥料中钾的施入量以及作物籽粒和秸秆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作物籽粒钾吸收量随K2O施入量的增多而增多,与施入的速效钾形态无关。作物籽粒钾含量与钾肥的施入量相关关系不显著。在北方壤质潮土小麦玉米轮作制土壤中,小麦籽粒年均含钾量在4.99~5.13 g/kg,玉米籽粒的年均含钾量在3.75~3.93 g/kg。在壤质潮土小麦轮作制条件下,当施入一定量外源钾肥时,单位面积小麦植株地上部分和玉米植株地上部分K2O养分吸收量差异不大。小麦季K2O吸收量为140.37 kg/hm2,玉米季为138.23 kg/hm2,据此可有效指导该类型区的钾肥投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紫花苜蓿生产技术规程
《草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规范河北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生产,针对河北省各个农业生态区域紫花苜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对河北省各个农业生态区域中紫花苜蓿生产的环境条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贮存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尤其是针对河北省的气候条件,将紫花苜蓿播种时期划分为顶凌播种、春播、夏播和秋播4个播种时期,并对各个播种时期做出了具体要求。针对河北省坝上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其紫花苜蓿生产中的品种选择、播种时期和收获时期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该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河北省紫花苜蓿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将大幅度提高紫花苜蓿种植区农民的收入,促进河北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研究所科技管理策略与思考
《河北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为例,介绍了包括科研方向调整、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在内的新时期研究所科技管理策略,并提出了今后科研方向的战略重点与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大芽直播(乳苗抛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水稻大芽直播(乳苗抛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轻简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安全播期确定、播种量确定、浸种与催芽、整地与除草、设通风行、疏苗补苗、按叶龄进程管水、施肥和鸟害防治等项技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