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甜菜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研究与应用
《中国糖料 》 2005
摘要:测定了16个甜菜单胚杂交组合后代的几个性状,结果表明,甜菜叶长、含糖率性状的遗传主要由加性基因效应引起,父本对杂种F1的叶长、含糖率影响大于母本。叶宽和根体最大周长的加性基因效应达显著水平,由其引起的变异占总变异的50%左右。母本对杂种F1的根体最大周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大于父本,表现出母性效应特点。在叶宽性状上,父本的遗传效应大于母本。非加性基因对株高、叶柄长、根体长和根产量的遗传起主导作用,杂种优势利用潜力较大。在根产量方面,加性基因效应引起的变异占总变异的1/4,加性效应在单胚型甜菜根产量性状的遗传中也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根产量的母本一般配合力方差(σ2gca)远远大于父本的σ2gca,表明母本对杂种F1根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大于父本,表现出较强的母性效应。


等离子体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等离子体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大豆叶片的光合作用、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高于对照。大豆叶片光合速率从苗期到鼓粒期逐渐增加,鼓粒期最高,尔后下降。鼓粒期剂量为1.5 A等离子体处理的大豆叶片光合速率比对照高34.1%。等离子体处理后大豆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蒸腾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气孔导度呈单峰曲线变化,二者均在鼓粒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4.5 mmol/(m2.s)和0.75 mol/(m2.s)。鼓粒期1.5 A等离子体处理植株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比对照高16.2%和17.1%,说明等离子体处理后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在鼓粒期提高最明显,剂量为1.5 A处理效果最佳。处理后大豆的水分利用效率也高于对照。


浅谈甜菜碱营养机理研究进展
《中国糖料 》 2005
摘要:从甜菜碱的转甲基功效,参与氨基酸、蛋白质及脂肪代谢,抗病、抗应激效应,调节渗透压,诱食效应等方面的应用情况,阐述了甜菜碱营养机理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甜菜碱提供参考。


转基因大豆产业化现状及展望
《大豆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基因大豆是迄今为止播种面积最大、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转基因作物,同时,也是人们目前公认的最难转化的作物之一。建立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和是否继续加强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推广一直都是科技工作者争各国政府的关注焦点。本文将从国内外转基因大豆产业化现状、转基因受体系统、转基因方法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其做一简单综述。


加强种质资源创新 保证粮食安全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玉米、大豆和水稻等农作物单产的变化分析,证明了加强种质资源创新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草原红牛及其杂种牛生长发育性状微卫星标记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选用草原红牛、草原红牛与利木赞牛杂交后代共计40头作为试验牛,以体尺、体重作为衡量其生长发育指标,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8个微卫星位点基因标记与生长发育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IDVGA55等位基因C(203bp)对体高、十字部高和坐骨端高3个体尺性状有正效应;BM2113等位基因C(142bp)对腿围性状有正面影响;ETH225等位基因A( 123bp)对腰角宽具有正面影响; BM1824等位基因A( 171bp)对十字部高性状有正效应,等位基因C(179bp)对胸深性状有正效应;TGLA44等位基因E(221bp)对体重有正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