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用氧化诱导期评价天然生胶的抗氧化性能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方法研究天然橡胶(NR)生胶的氧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动力学,根据Dolye氧化反应诱导期方程得到NR生胶的氧化反应诱导期,并与塑性保持率(PRI)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氧化反应诱导期能较准确反映NR抗氧化的能力,且不受NR制胶工艺的影响;制胶工艺相同时,NR的氧化反应诱导期与PRI的趋向性一致,制胶工艺不相同时,NR的氧化反应诱导期与PRI的趋向性不一致。这一方法克服了制胶工艺对评价NR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是一个评价NR抗氧化能力的较理想的方法。


香蕉果实特异表达启动子驱动下的乙肝表面抗原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果树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制经济方便的新型乙肝植物口服疫苗是全球控制乙型肝炎的现实要求。研制乙肝植物口服疫苗遇到的一个主要的困难是HBsAg基因在受体植物中的表达量低。香蕉是植物口服疫苗理想的受体。因此,以香蕉为受体,进一步提高HBsAg基因表达量的研究非常必要。从pBIL2载体上克隆了香蕉果实特异表达的BanLec启动子,并引入了HindⅢ、BamHⅠ酶切位点;利用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YEPFLAG-HBS获得了HBsAg基因;通过BamHⅠ酶切位点,利用T4DNA连接酶连接了BanLec启动子和HBsAg基因,形成BanLec-HBsAg连接片段;再把该片段通过EcoRⅠ、HindⅢ酶切位点插入pCAMBIA2300植物表达载体,成功构建香蕉果实特异表达启动子驱动下的乙肝表面抗原基因表达载体。
关键词: 香蕉 果实特异表达启动子 乙肝表面抗原 表达载体 构建


低温对芒果授粉生物学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台农1号(MangiferaindicaL.‘Tainong 1’)和爱文(MangiferaindicaL.‘Irwin’)品种为材料,进行花粉离体萌发试验和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芒果花粉活力有显著影响:温度介于10~20℃时,台农1号花粉发芽率为6.25%,爱文为1.05%;温度在20℃以上时,萌发率随温度的上升有增加趋势;温度在25~30℃之间时,台农1号与爱文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36.52%和15.47%,达最高.自然低温(气温10~20℃间)影响授粉率,并抑制芒果花粉管生长;常温(气温25~30℃)下花粉管进入胚囊的平均时间为24 h,低温条件下,授粉48 h后花粉管虽能进入胚珠,但未能到达胚囊.


成虫取食不同植物对越北腹露蝗卵巢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在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tonkinensis Will.)成虫期间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饲养,观察其卵巢发育和生殖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取食枫杨、桑树的卵巢发育时间分别在2004-06-18至2004-06-21,2004-06-20~22,取食假蒌、白兰的卵巢发育时间在2004-06-28至2004-07-01;取食上述4种植物的蝗虫产卵时间分别在2004-08-05至2004-08-07,2004-08-06~08,2004-08-29至2004-09-02,2004-08-31至2004-09-02;卵巢发育历期分别为45.75,46.50,61.25,62.25d;每头雌蝗产下的平均卵块数分别为1.6,1.4,0.85,0.7块。平均卵粒数分别为38.2,31.8,20.2,14.2粒。说明取食枫杨和桑树有利于越北腹露蝗的卵巢发育和生殖,并且成虫营养对越北腹露蝗卵巢发育和生殖力有显著的影响。


一个巴西橡胶树钙调素基因假基因的识别
《云南植物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胶乳钙调素基因HbCaM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克隆获得了1319bp和447bp的两个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1319bp的DNA长片段为胶乳钙调素基因HbCaM的DNA片段,含有两个外显子(77bp和373bp)和1个内含子(869bp),包含了HbCaM cDNA编码区447bp的全部序列;447bp的DNA小片段与HbCaM cDNA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8%,ORF分析发现,位于406bp处的碱基C突变为T,即三联体密码CAG突变为终止子TAG使翻译提前终止,其余5个差异碱基都不影响或改变正常的翻译。推测此447bp的DNA片段为巴西橡胶树钙调素Hb-CaM基因的假基因,命名为HbCaMP1。


香蕉水通道蛋白基因在成熟果实中的表达分析与亚细胞定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更好了解香蕉果实成熟与水分代谢的关系。[方法]用RT-PCR的方法探讨水通道蛋白基因MaPIP1;1在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绿色荧光融合蛋白研究MaPIP1;1的亚细胞定位。[结果]香蕉水通道蛋白基因MaPIP1;1在正常和诱导成熟的果实中,表达持续下降。在高锰酸钾处理的果实中,MaPIP1;1在果实呼吸跃变发生之前表达平稳。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MaPIP1;1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膜上。[结论]推测MaPIP1;1基因在香蕉果实中可能起了运输水分或其他小分子物质的作用。


多主棒孢霉对橡胶树的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表现轮斑病的豇豆叶片上分离到病原菌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将该菌接种到橡胶树叶片上,9 d后接种的橡胶树叶片表现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症状。表明多主棒孢霉可能可以交叉染橡胶树。通过抑菌效果试验,发现多菌灵对多主棒孢霉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而丙环唑、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抑菌效果不理想。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多主棒孢霉菌丝体生长最适的温度是28~30℃,最适酸碱度为pH 9,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L-组氨酸,菌丝致死温度为56℃。


香蕉内在拮抗细菌研究Ⅰ——菌株B215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在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FOC)重病园区,从生长正常的香蕉假茎内分离获得1株细菌,编号为B215。经对峙培养和孢子萌发抑制测定,B215对FOC和香蕉其他几种主要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良好抑制效果。对峙培养明显抑制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抑菌带宽度0.5~0.6cm。菌株B215培养液滤液使香蕉枯萎病菌孢子和菌丝生长点膨大成球状畸形,原生质外泄,细胞崩溃干瘪,其EC50为4.12%。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显示B215为芽孢杆菌(Bacillus);进一步对该菌株做16S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表明其与已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KL-073)具有100%的同源性,二者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将B215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