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部分根系施肥对剑麻植株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部分根系施肥对剑麻植株和根系生长的影响。[方法]对龙舌兰麻H.11648珠芽进行砂培以获取剑麻幼苗,以剑麻幼苗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进而研究部分根系施肥对剑麻植株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除Zn处理外,其他处理的施肥区域根系生长量均大于其对应对照。45d后,除Zn处理外,其他处理的施肥区域根系干重均大于对照;全营养液处理的最大,为0.24g;Zn处理的最小,仅为0.11g。除Zn处理外,其他处理的施肥区域最长根长度均大于其对应对照。N、P、K、Ca、Mg和Zn处理的冠干重均大于对照,Zn处理的冠干重最小,仅为对照的21.66%;全营养液处理的冠干重最大,为对照的85.12%;Ca、K、Mg、P和N处理的冠干重分别为对照的63.09%、58.19%、58.00%、55.18%和33.71%。[结论]部分根系施肥对剑麻幼苗植株和根系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剑麻 部分根系施肥 植株生长 根系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寄主及寄主食物对雅脊金小蜂子代性比、体型和翅型的影响

昆虫知识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三级营养关系的传递,研究不同寄主食物和寄主对雅脊金小蜂Theocolax elegans(Westwood)子代性比、体型和翅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雅脊金小蜂寄生小麦粒中的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或米象Sitophilus oryzae(L.)的子代蜂量均显著高于寄生玉米粒中的玉米象或米象的子代蜂量;寄生小麦粒中的米象与玉米象的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雌雄性比之间也差异不显著。子代雌蜂个体的体长均显著长于雄蜂的体长;但在寄生玉米粒中的米象时,其子代雌蜂和雄蜂的个体大小是最小的。长翅型雅脊金小蜂在寄生小麦粒中的米象或玉米象时,其子代长翅型的个体数量显著多于寄生于玉米粒中的米象或玉米象的子代长翅型个体数量。因此,用小麦粒中的米象或玉米象来繁殖雅脊金小蜂较之用玉米粒中的玉米象或米象的繁殖效率更高。

关键词: 雅脊金小蜂 小麦 玉米 米象 玉米象 子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热带农业科技力量评价及SWOT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海南省热带农业科技人力、经费投入及科技论文、专利、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产业化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SWOT分析,概括了海南热带农业科技力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及其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海南 热带农业科技力量 SWOT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州橘红成年态茎段再生体系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方式研究了化州橘红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化州橘红外植体的最佳灭菌方法为2.5%次氯酸钠20 min+0.2%升汞8 min,可将污染率控制在15%以下、死亡率小于5%、萌芽率达60%以上;腋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T+BA1.0 mg/L+NAA0.4 mg/L,接种5~7 d后开始有腋芽萌发,每个外植体可长出3~4个芽,且后续生长良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T+BA0.25 mg/L+NAA1.0 mg/L+GA30.3 mg/L,且MT基本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以5%最适合,得到了较多茁壮且分枝多的增殖苗;在生根培养中发现,2.0 mg/L的NAA较有利于试管苗不定根的诱导。

关键词: 化州橘红 成年态茎段 灭菌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探讨木薯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木薯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大小的次序为: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优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70℃、液料比40:1(mL/g),提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836%。

关键词: 木薯叶 黄酮类化合物 乙醇

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氮素循环模型

林业资源管理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海南儋州地区不同树龄PR107无性系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土壤、胶树和凋落物层3个分室之间的养分循环分室模型及其微分方程组,并测定了各分室中氮素(N)现存量、流通量和流通率。结果表明:1)土壤、胶树、凋落物层中氮素现存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069.61kg/(hm2.a),580.22 kg/(hm2.a),62.94 kg/(hm2.a),随着树龄的增加(4~24a),土壤中氮素现存量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胶树、凋落物中氮素贮存量则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土壤、胶树、凋落物分室之间氮素流通量变化规律为吸收量、归还量、分解量都随树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胶乳中氮素流失量在24a有所下降;3)氮素在土壤、胶树与凋落物层各分室之间的流通率大小各不相同,4~24a胶树的吸收系数为0.0640~0.1588,并随树龄增加呈指数递增的趋势,归还系数、分解系数、流失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1335,0.6621,0.0279。此外,本文所建分室模型可以实现对橡胶林生态系统养分动态的精确模拟和预测,并可望用于指导人工施肥。

关键词: 橡胶人工林 氮素循环 分室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热小双孢菌212030的初步鉴定及抗菌活性评价

生物技术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腐殖酸培养基,从海南文昌红树林中海芒果的根际土壤分离得到一株小双孢菌212030。该菌株在45℃下的生长速度比在28℃的生长速度要快,属兼性嗜热菌。菌株212030的耐盐度为0~5%,不添加NaCl的时候生长最佳。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212030与Microbispora amethystogene JCM 3021T的相似率最高,为98.9%。菌株212030发酵液对聚团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耐热小双孢菌 抗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芒果形态标记的遗传多样性,从同工酶标记技术、RAPD标记技术和AFLP标记技术等方面总结了芒果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芒果 种质资源 分子标记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橡胶藻18S rDNA与16S rDNA二级结构构建及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海南橡胶藻的新属、新种地位进行确认。[方法]对海南橡胶藻这一重要生物资源的18S核编码核糖体RNA序列和16S叶绿体编码核糖体RNA序列进行分析,对18S核编码核糖体RNA进行近缘物种间的序列比对及2个I类内含子二级结构模型的构建。[结果]橡胶藻16S rRNA在639位点(E.coli序列编号)有一个46 bp的插入片段,该片段能形成一个完美的双发夹结构,对16SrRNA的正常折叠不会产生影响。[结论]这一双发夹结构在其他物种的叶绿体rDNA中还未见报道过。

关键词: 18S核编码核糖体RNA 16S叶绿体编码核糖体RNA I类内含子 双发夹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纤维品质分子改良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纤维是重要的天然纤维和纺织工业原料。目前国内外棉花育种家除了利用常规技术外,还大规模开展了棉花纤维品质分子改良的育种研究。综述了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棉花纤维品质改良的分子育种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品质 分子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