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筋果果实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中药材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提取牛筋果果实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醇初提物脂溶性成分并分析研究其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石油醚部分共鉴定了29种脂溶性成分,占其总峰面积的69.67%,并确定了各自的相对含量;乙醇初提物部分共鉴定了12种脂溶性成分,占其总峰面积的71.00%,并确定了其相对含量。结论:其中亚油酸、棕榈酸、β-谷甾醇3种脂溶性成分为共有成分。


马槟榔甜蛋白基因(MBLⅡ)的剪切重组和结构分析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槟榔甜蛋白(mabinlinⅡ)是我国所特有且唯一的植物甜蛋白,在体外至今没有得到具有甜味的基因表达产物。本文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对基因进行剪切重组,将重组基因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转入拟南芥中,通过RT-PCR检测导入基因的表达,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BLⅡ基因及其重组基因进行分析和甜味检测显示,转基因拟南芥不具有明显的甜味,但RT-PCR的结果显示,MBLⅡ基因及其重组基因可在转基因的拟南芥中表达。根据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果推测,导入拟南芥中的重组马槟榔甜蛋白可能是具有甜味的蛋白。


海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基础薄弱是海南的基本省情,但是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严重,实现海南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迫在眉睫。通过对海南省和周边省区及东部部分发达省区作为参照物,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南省和周边省区及东部发达省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对比研究,寻找海南在可持续发展中与其他省区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不同pH低磷土壤上水稻磷营养特性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效率水稻在不同pH土壤和不同磷处理水平下的磷营养特性。结果表明,低磷条件下,分蘖期耐低磷基因型850、1574和1079的磷吸收效率最高,孕穗期3个耐低磷品种磷吸收量和利用效率均较高;到成熟期1574品种的相对磷吸收量最高,达到65%,而相对磷利用效率则以1574和850品种最高。不同pH土壤上,分蘖期各水稻品种在碱性土壤七磷吸收量和利用效率最低,相对磷吸收量和相对磷利用效率却最高;耐低磷基因型850、1574和1079的磷吸收量高于鄂晚13和敏感基因型99012。在孕穗期,各水稻品种在碱性土壤上的磷吸收量高于其它两种土壤,但相对磷利用效率却最低;耐低磷基因型850和1574在3种土壤上磷吸收量均最高,成熟期各水稻品种磷利用效率则明显高于孕穗期。可见,不同耐低磷基因型在不同pH土壤上表现出的磷营养特性不同,在耐低磷品种的筛选过程中应该考虑土壤pH因素,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土壤酸度类型选择合适的品种。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种质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地域的不可替代性、产品的不可替代性,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日益受到重视。从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现状、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加强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巴西橡胶树PR107和海垦1号品种的核型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巴西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是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PR107与海垦1号是中国橡胶树种植、育种的两个重要品种。利用染色体直接敲片技术研究橡胶品种PR107、海垦1号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PR107染色体数目为2n=36,核型公式为2n=36=30m(2sat)+6sm,海垦1号染色体数目为2n=36,核型公式为2n=36=22m(2sat)+14sm(2sat),两者核型类型均为2B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