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丸粒化玉米种子的保水抗旱性能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丹大5号玉米种子为材料,以硅藻土为主要填料,通过粘合剂将保水剂裹附在玉米种子表面,制备出丸粒化的玉米种子。以土壤为培养基质,模拟田间生长环境,考察了丸粒化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水分蒸发量。结果表明,珠种子∶硅藻土∶保水剂∶粘合剂=100∶12∶4∶12(质量比)时,丸粒化玉米种子表面均匀,保水剂粘合较牢,发芽率为100%,水分蒸发量为47.34 g、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55.83 g),具有保水功能。通过SEM表征,发现丸粒化的玉米种子表面会形成一层多孔膜,当粘合剂用量小于硅藻土时,气孔较多,基本不影响发芽率,但保水剂容易从玉米种子表面脱附;当粘合剂用量大于硅藻土时,气孔较少,降低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甜菜碱对辣椒抗冷性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甜菜碱(GB)处理对辣椒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5 mmol/L GB处理可以有效地缓解辣椒在3℃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改善辣椒贮藏品质,延缓辣椒果实中叶绿素的降解和Vc含量的下降,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以及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并使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柿果成熟过程中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含量的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从柿中提取果胶和单宁的最适宜时期,本试验以磨盘柿和平核无为材料,采用咔唑比色法和folin-ciocaileu法,分析了不同取样时期2个柿品种果皮和果肉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含量变化。随着果实的成熟,柿果中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都是逐渐升高,且果肉高于果皮,平核无高于磨盘柿。各个取样时期,2个品种的柿中可溶性单宁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逐渐下降,且果肉高于果皮,平核无高于磨盘柿。同时分析了不同时期榨汁的果汁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变化。随着榨汁时间的不同,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分别在果汁存放0、10和30d达到最大值,可溶性单宁的含量在果汁存放的20到30d含量最大;且平核无果汁可溶性单宁和果胶的含量高于磨盘柿。平核无比磨盘柿,果肉比果皮是更适宜作为提取可溶性果胶和单宁的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西瓜有王蜂群繁育及无王蜂群授粉应用技术
《中国蔬菜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蜜蜂有王蜂群春季繁殖的特性,繁殖出无王蜂群应用于设施西瓜授粉,解决了以往租蜂授粉及雇工授粉费用高的难题,使蜂农出租蜜蜂每群收入增加130元,瓜农授粉成本每667m2比采用有王蜂群降低230元,比采用人工授粉降低180元,同时增加西瓜产量11%~22%,增收321~643元,实现了蜂农与瓜农双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晚熟蟠桃新品种‘瑞蟠20号’
《北方果树 》 2012
摘要:1996年以从美国引入的风味酸甜的中熟油桃品种‘幻想’(Fantasia)为母本,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育成的中晚熟蟠桃品种‘瑞蟠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温室培育获得杂种苗180株。杂种苗于1997年5月定植,2000年开始结果,代号为96-6-2的单株果实性状表现优良,果实发育期160d,比‘瑞蟠4号’晚30d,初选为优良单株。该优株经过连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甜樱桃新品种‘早丹’
《园艺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丹’为极早熟甜樱桃新品种。平均单果质量6.2g,最大果质量8.3g。果肉红色,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6.6%,风味酸甜可口。在北京地区果实发育期30~35d,5月中旬成熟,比‘伯兰特’早成熟3~6d。需冷量低,适宜温室及南方地区栽培。早果丰产性好,树体和花芽抗寒力均较强,无特殊的敏感性病虫害和逆境伤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京辣8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京辣8号是以优良辣椒自交系04-60为母本,以甜椒自交系04-13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中早熟,持续坐果能力强,整个生长季果形保持良好。果实短锥牛角形,以2~3心室为主,青熟果翠绿色,果面光滑。果实纵径约16cm,横径约5.6cm,肉厚约0.4cm,单果质量90~150g。抗TMV,中抗CMV,对疫病的耐性与对照湘研13号相当。每667m2产量3500kg左右,适于长江流域春秋及秋延后大棚、小拱棚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晚熟甜樱桃新品种‘彩虹’
《果农之友 》 2012
摘要:‘彩虹’是从甜樱桃实生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的中晚熟新品种,亲本不详。1998年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生产地中采集实生种子,2002年实生苗开始开花结果。经3年连续观察、鉴定,选为优株(编号2-4)。2004年起,在北京海淀、平谷、昌平、门头沟和通州等地进行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为都市型现代农业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村委主任 》 2012
摘要: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每年耕地逐渐减少,而我国每年仅养活新增人口就需要增加1200万~1500万亩土地。自然资源稀缺,而由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衣食住行需求持续增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非常重要。我建议加速农业科技创新,为北京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北京是一个拥有2000余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但耕地不足300万亩,人多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智能装备系列之三十九 TJ-M型蔬菜嫁接切削器设计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 2012
摘要:引言在我国,茄果类(茄子、辣椒、西红柿等)作物栽培普遍采用嫁接育苗技术,而嫁接作业仍以人工为主,熟练工的嫁接速度在120~150株/小时,严重影响了嫁接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温室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嫁接苗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嫁接苗的需求量达几百亿株,人工嫁接无法在短时间内生产大批量的嫁接苗,难以适应现代蔬菜规模化育苗生产,加之嫁接人员缺乏、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迫切需要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嫁接设备。人工嫁接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嫁接人员所掌握的嫁接技术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