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超高产小麦新种质HS Z6-06-56性状表现及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普通小麦(T.aestivum)、四倍体硬粒小麦(T.durum)种间杂交超高产新种质HS Z6-06-56性状表现分析表明:该种质与受体亲本石4185相比,挑旗期、抽穗期及成熟期分别提早1,1及2 d,株高、穗长、小穗数三性状等同于受体。在产量构成三因素中,株穗数、穗粒数等同于受体,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千粒重是构成该种质超高产的主要因素,本试验中单项指标超受体幅度达27.72%。利用种间杂种优势,是创造小麦超高产新种质的有效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水分状况对小麦叶片超声波信号发射及木质部脆弱性的影响(英文)
《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干旱引发植物木质部导管发生“空穴化”,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抗旱生理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检测小麦叶片超声波(AE)信号发射的变化,在田间充分灌水及控水条件下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石新733主要生育期叶片木质部导管空穴化及气栓塞发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AE信号一般6:00~8:00开始发生,夜间21:00~3:00期间停止。土壤干旱时植株叶片木质部气栓塞发生程度显著高于良好供水的植株。拔节至灌浆盛期控水处理24 h AE总量高于足水处理,其中开花期至籽粒形成初期处理间差别最大,控水处理24 h AE平均为足水处理的4.6倍。但籽粒灌浆中后期控水处理土壤水分胁迫进一步加重时,24 h AE反而下降至接近甚至低于足水处理,出现“AE衰减现象”。叶片AE累积发生值和叶水势(Ψl)的变化关系符合Logistic曲线模型(脆弱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一般小麦Ψl降至约-1.00 MPa时导管空穴化发生速率最高。土壤干旱条件下植株叶片木质部脆弱性显著增高,木质部安全性明显降低。土壤干旱时叶片空穴化和气栓塞增高的主要原因是导管对空穴化的抵御能力下降,而叶水势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木质部空穴化和气栓塞 叶水势 脆弱曲线 声发射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内温室白粉虱及其丽蚜小蜂寄生黑“蛹”的空间分布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调查了日光温室樱桃番茄上温室白粉虱成、若虫及其丽蚜小蜂寄生后的黑"蛹"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植株上的垂直分布:温室白粉虱成、若虫在上部较幼嫩且已充分展开的叶片上的数量最多,单位调查部位平均分别高达1.6,17头;温室内的水平分布:成虫较随机,未见明显的规律;若虫在棚顶通风口正下方、偏阴面的植株上数量最多,单株平均最高达40头,最南端的阳面植株上数量最少,单株平均仅为7头;丽蚜小蜂寄生温室白粉虱黑"蛹"的空间分布:垂直分布在植株上部最多,单株平均达20头;水平分布在近北部甬道的植株上最高,单株平均达88头,最南端植株上最少,单株平均仅3头。表明温室白粉虱成、若虫喜在通风、透光良好且较幼嫩的植株上部取食、产卵和活动,其丽蚜小蜂寄生黑"蛹"的空间分布与其若虫寄主基本一致。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温室白粉虱 丽蚜小蜂 樱桃番茄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苹果内新害螨——乱跗线螨
《果树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苹果黑点病(黑点症)主要发生在套袋苹果上,发生率高达90%。为进一步确定套袋苹果黑点症的危害因子,2003-2005年进行了调查、模拟昆虫危害、室内培养、药剂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套袋苹果上和果袋内的害虫数量总计为2079头,其中乱跗线螨占91.8%;乱跗线螨的发生与“黑点症”症状的出现密切相关,而康氏粉蚧和甲螨没有此相关性;刺孔试验出现了与苹果“黑点症”相同的危害状;在使用化学杀螨剂的化防果园苹果“黑点症”的发生率仅为12%;“黑点症”病斑处的黑点并不随着果实的生长而扩展,在室内高湿培养下亦不扩展,这一点不同于其他病害的发展规律。综上所述,乱跗线螨(Tarsonemus confusus Ewing)是套袋苹果“黑点症”的危害因子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树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
《河北果树 》 2007
摘要:苹果树细长纺锤形是一种密植栽培树形,适宜株行距为2.5m~3m×4m~5m,该树形包括一个相对强壮的中心干,以及十几个在中心干周围着生的接近水平的枝条。这些侧生枝条从下到上直径、长度和长势逐渐减弱。树高3m左右,下部枝展约为树高的一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蛋白激酶的规模化克隆、表达及活性研究(简报)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蛋白激酶几乎与所有重要的发育代谢过程有关,已知在植物的发育、自交不亲和、雄性不育、抗逆和抗病等生命活动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1]。蛋白激酶在各种生物中广泛存在,根据网络公布的水稻全基因组序列图谱,通过同源序列比对,TIGR Rice Genome Annotation-Release4共找到了1532个具有激酶结构域的蛋白质(PF00069)[2],拟南芥中也存在1053个激酶[1],这些激酶与它们的上下游蛋白质组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网络,调节着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对外界环境的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世界鲜食葡萄生产、贸易及品种构成分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07
摘要:1世界葡萄主产国栽培面积和年产量据FAO统计,2005年世界葡萄收获面积732.6万hm2,年产量6653.3万t,近5年来面积和年产量保持稳定。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位居收获面积的前3位;年产量最大的4个国家为意大利、法国、美国和西班牙。中国的葡萄面积和年产量均列世界第5位,成为葡萄生产大国。近5年来,中国葡萄面积增长最快,比2000年增长58.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