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3种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复合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但对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效果不同:对细菌的影响最大,真菌次之,对放线菌的影响最小。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性关系。

关键词: 腐植酸复合肥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作用研究

农业科技管理 2007

摘要:文章分析了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影响,指出了农业科技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发挥支撑作用,以及发挥支撑体系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 新农村 农业科技 支撑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VPN系统设计与实现

农业网络信息 2007

摘要:本文首先VPN进行了简介,并以OSI模型为参照标准,介绍VPN技术在各层如何实现。

关键词: VPN系统设计 VPN实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北平原小麦一玉米两熟作物区土壤培肥途径研究

土壤通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培肥的作用,进行了不同的秸秆、有机肥和无机化学肥料之间平衡配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同时施用秸秆或有机肥后当年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较高肥力地块中"化肥平衡施肥+秸秆还田"的处理,土壤有机质比"不施肥、不还田"的对照增加最多,增加1.9gkg-1,增加率达8.9%;"平衡施肥+秸秆+快速腐解菌"的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为202.50gkg-1,比对照增加28.6%;在较低肥力地块中以"化肥平衡施肥+有机肥"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增量最多,分别增加1.5gkg-1、6.9mgkg-1和32.5mgkg-1,增加率分别达11.7%、39.8%和36.1%。

关键词: 小麦-玉米两熟区 华北平原 土壤培肥 平衡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地区麦长管蚜对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浸渍测定了不同地区麦长管蚜对五种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种群对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具有显著的差异,安徽蚌埠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和氯噻啉的敏感性比最敏感的河北蔚县种群分别低119.6,95.7,26.3和16.5倍,而对烟碱的敏感性仅低3.8倍。四川成都种群对吡虫啉,陕西杨陵种群对噻虫嗪的敏感性也分别比河北蔚县种群低5.7和5.3倍。

关键词: 麦长管蚜 抗药性 吡虫啉 啶虫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花生学报 2007

摘要:微卫星D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由于其多态性高,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而成为目前植物DNA标记研究中应用最多和发展最快的标记技术之一。本文就花生中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在花生遗传多态性、亲缘关系鉴定、花生指纹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花生 分子标记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草原羊尿斑块土壤氮素的变化特征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内蒙古草原对天然羊尿尿斑土壤氮素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羊尿的施入,土壤NH4+-N浓度显著升高(p<0.01),并于第3天达到最大值;施后7 d前(不包括第7天),与对照区相比,施尿区土壤NO3--N浓度显著降低(p<0.05),7 d后,施尿区土壤NO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区(p<0.01);羊尿施入35 d前(不包括第35天),土壤NH4+-N浓度显著高于NO3--N(p<0.05),而35 d后,NH4+-N浓度开始低于NO3--N,而且差异显著(p<0.05)。施尿后,土壤微生物量氮呈增加趋势,并于第35 d达到最大值,而后开始下降,84 d后又出现升高现象;施尿区0~5 cm和5~10 cm土壤微生物量氮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但10~20 cm土壤差异不显著(p>0.05)。施尿后,土壤可溶性有机氮浓度显著升高(p<0.05),并于第7天达到最大值,而后呈下降趋势,3个取样层次呈一致的变化趋势。施尿区和对照区土壤无机氮与可溶性有机氮、无机氮与微生物量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p<0.01),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与微生物量氮相关不显著(p>0.05)。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羊尿斑块 土壤氮素 放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苹果新品种‘金钟’

园艺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苹果新品种‘金钟’由‘白龙’的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而来,果形端正,果面黄绿色,风味香甜,肉质细脆,平均单果质量239.8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抗病性、丰产性、耐贮性均优于当前主栽品种。

关键词: 苹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枣开发存在问题、开发意义及开发途径

河北果树 2007

摘要:酸枣(Ziziphus acidojujuba C.Y Cheng et M.J.Liu)是原产于我国的属李科(Rhammaceae)枣属(Ziziphus Mill.)植物,为栽培枣的原生种,古称棘,又叫"野枣",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诸省的一种野生果树和药用植物资源,据叶化石分析推测,至少已有12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枣产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河北农业科学 2007

摘要:阐述了河北省发展枣产业的优势及枣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枣产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产业现状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