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小麦籽粒纯蛋白氮测定方法的改进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三因子二次通用回归旋转设计,对小麦籽粒纯蛋白氮测定的方法进行最优选择,选出用8%CuSO_45ml、1.45/NaOH5ml,消化时加98%H_2SO_410ml的方法测定纯蛋白氮精度高,稳定性、重现性好,结果可信度高,而且操作简易,腐蚀性、毒害性小,适合大批量作样。

关键词: 回归旋转设计,纯蛋白氮,小麦籽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果树区划(二)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甘肃果树区划(二)李生,王之浩,王俊刚(甘肃省农科院果树所兰州730070)4.2陇东黄土高原果树区本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包括庆阳地区和平凉地区的平凉、泾川、灵台、崇信、华亭等县(市)。本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为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大部分在10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工艺有害物质的研究

世界农业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甜菜工艺有害物质的研究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田际良所谓甜菜工艺有害物质,系指制糖过程中防碍蔗糖结晶而又难以除去的化学物质。现代双碳酸法制糖工艺中,影响蔗糖结晶的灰分是钾、钠、钙、镁、铝、铁等,以钾盐、钢盐为主;影响蔗糖结晶的含氮物质是氨基酸、酰胺、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泉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能流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高泉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能流分析甘肃省农科院旱农研究所(兰州730070)张东伟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小流域构成了陇中黄土高原的主体,每个小流域既是社区经济单元,又是水土流失生态单元,基本具备了系统特征,可视其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经济系统。能量作为生态系统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始叶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李始叶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罗兰,陈明,罗进仓,吕和平(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兰州730070)李始叶螨[Eotetranychuspruni(Oudemans)]是西北地区苹果树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我省张掖、兰州、河西等地成为优势种群,但国内外对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水市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植物保护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1986—1990年,根据小麦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规律和发生为害特点,初步建立起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每年示范面积3333.3ha,有效地控制了小麦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经济效益比为1:7.6,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 小麦 病虫综合防治 种群动态 社会与生态效益

抗生素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初步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用链霉素对27种不同的小麦品种作了幼芽浸泡处理,M_1代只从原冬891、86(117)B两个小麦品种中分别得到了1株全不育株,从在大91、农大92、农大93和巨穗麦中分别得到了1株、4株、3株、2株部分不育株;用链霉素、麦迪霉素等10种抗生素处理小麦品种8131,其中只有红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灰黄霉素、麦迪霉素5种抗生素诱导出全不育株,频率分别为0.05%、0.05%、0.15%、0.1%、0.05%,而其它5种抗生素未诱导出全不育株;用链霉素在雌雄蕊原基形成阶段采取幼穗注射的方法处理小麦品种3338、8131,得到了一定频率的全不育株,频率分别为63.1%、28.2%;而在苗期以喷施链霉素的方法处理小麦品种3338、8131均未诱导出全不育株。本文同时对不同的抗生素和不同45小麦遗传背景在诱导雄性不育过程中的效果作了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 雄性不育,抗生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淤土连续施用氯化铵效应的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5

摘要:1988~1993年的定位试验表明,对灌淤土连续6年施用氯化铵的肥效与等N量尿素和硝酸铵的肥效相同或略有提高。在每hm ̄2施用150Kg的条件下,每公斤氯化铵N平均增产小麦11.5Kg,尿素与硝酸铵N分别增产9.7和10.2Kg。氯化铵对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和产品质量均无不良影响。6年中随氯化铵进入土壤中的C1 ̄-,有9.9%~15.1%被作物带走,38.3%~68.2%被淋洗至150cm以下,0~150cm土层残留16.7%~51.8%。但耕作层(0~20cm)残留很少。仅0.35%~1.1%,因此不会对春小麦的种子萌发、出苗和生长造成危害。

关键词: 氯化铵,春小麦,定位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改良缺体回交法选育小麦──黑麦异代换系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用改良缺体回交法选育小麦──黑麦异代换系裴新梧,倪建福,仲乃琴,牛登科(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兰州730070)(兰州大学生物系)我国先后引进的“山前麦”、“洛夫林10、13”等系统都是小麦一黑麦1R(1B)异代换系,除直接应用于生产外,还作为抗锈、抗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稳系数法评估马铃薯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高稳系数法,对我省几个主要马铃薯新品系进行高产稳产性评估,结果表明,以161—2高产稳产性最好。本文还对高稳系数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高产稳产性,高稳系数,马铃薯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