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糖在植物中的感知与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西北植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糖在植物中不仅用于能量的代谢,同时还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本文对植物体内糖信号的产生、糖类对植物体生长发育与胁迫反应的调节作用、糖与植物激素信号之间的传感关系以及糖信号调节的分子机制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糖信号 葡萄糖 蔗糖 己糖激酶 Snf1相关激酶,信号传导


海巴戟天的离体快速繁殖(简报)
《热带作物学报 》 2007 CSCD
摘要:从多果无病虫害的母树中选取的幼嫩侧枝,经表面消毒后切取侧芽并接种到MS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浓度30g/L,BA2mg/L,NAA0.1mg/L初代培养基上,培养40d后,侧芽萌发率达80%以上。增殖培养基与初代培养基相同,以40~50d为一增殖周期,增殖系数达2~3倍。当新芽增殖到足够数量时,切取2~3cm的新芽接种到1/2MS大量元素,全量微量元素,蔗糖浓度为30g/L,IBA1mg/L,活性炭1g/L的生根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高达100%,植株在沙床的移栽成活率均达95%以上。30cm高的植株便可种植到大田。


NaCl胁迫对柱花草幼苗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07 CSCD
摘要: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NaC(l盐)浓度胁迫对12个柱花草(Stylosanthes)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叶片危害情况、植株生长高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等生物学指标,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模型法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植株表现的萎蔫程度加强,植株的萎蔫速度加快;受胁迫植株的生长高度与对照相比呈下降趋势,受胁迫植株的生物量(茎叶、根)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著。12个柱花草品种最终耐盐性排序为:有钩>热研5号>西卡>GC1480>GC1463>Mineiro>热研7号>GC1581>GC1517>热研2号>热研10号>热研13号。


应用吸光度比值法识别硅藻和甲藻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选取了15种东海常见的浮游植物,其中有5种硅藻、6种甲藻,金藻、隐藻、绿藻和蓝藻各1种,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并测量其在不同生长期的吸收光谱。将原始测量数据进行平滑和归一化处理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浮游植物吸收光谱的代表谱。结果表明:等边金藻、隐藻、岛国大扁藻和聚球藻光谱形状特征明显,能将其与硅藻和甲藻分开;但硅藻和甲藻光谱相似,谱图直观上无法区别。进行了吸光度比值分析,发现:波长为440和463 nm的吸光度之比A440/A463可以很好地将硅藻和甲藻区分开。


印楝种仁5种活性成分纯化与定量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7 CSCD
摘要:印楝(Azadirachta indica.A.juss)种仁中含有印楝素A(azadirachtin)等活性成分,主要为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对害虫具有显著的忌避拒食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本研究通过硅胶柱层析和TLC法对印楝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印楝素A等5种高纯度印楝素同系物,采用LC-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鉴定5种物质分别为azadirachtin、salannin、nimbin、6-deacetylnimbin、6-deacetylsalannin,并使用HPLC对5种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甜樱桃SSR标记的选择性扩增微卫星(SAM)法筛选(英文)
《园艺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樱桃‘红灯’为试材,应用选择性扩增微卫星(SAM)法分离、克隆了100个SSR序列,其中81个非重复,可用。加上搜索数据库所获得的1个SSR序列,一共82个序列用于特异引物的设计。仅从69个序列的77个基因座设计出特异引物。合成38对特异引物,对其中的36个基因座进行检测。其中19对引物扩增出相应大小的片段,另外8对引物扩增出非预期片段。最后,以27个甜樱桃种质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从27对可扩增出带的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24对,获得了24个甜樱桃基因座特异性SSR标记。


三亚市果蔬Cd、Pb含量及其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海南省三亚市74个水果瓜菜种植点土壤和果蔬的Cd、Pb含量。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计算单项因子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通过内梅罗污染指数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亚果蔬地土壤Cd、Pb平均含量分别为0.095和36.66mg/kg,整体上为清洁安全无污染水平,极个别监测点出现轻度污染和接近污染现象。果蔬中Cd、Pb平均含量分别为0.021和0.11mg/kg,Cd的超标率为16.22%,均为轻度污染;Pb的超标率为10.81%,各点间差异较大,两个点的果蔬出现重度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