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河南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黄牛杂志
》
2002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02
摘要:文章回顾了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信息所从事农业科技查新业务近十年来的成就 ,并根据目前查新课题的需求与变化 ,检索手段的提高 ,指出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查新
回顾
发展
《河南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不同播期、密度对豫花 14号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2 5个处理中 ,6月 10日前播种、密度 110 0 0穴 /亩 (每穴 2粒 ) ,更有利于发挥豫花 14号的产量水平
关键词:
花生
豫花14号
播期
密度
产量
经济性状
《中国棉花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在河南省中低产棉区进行微区及 2 2个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施肥结构的基础上 ,每667m2 耕地增施 K2 O 5~ 1 0 kg,对皮棉产量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同时棉花生长发育及纤维品质也得到明显改善 ;钾肥追施与底施效果相当
关键词:
河南省
中低产棉区
钾肥
效果
《河南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河南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1 998~ 2 0 0 0年 ,从河南省各地采集有明显症状的小麦纹枯病标样 ,从中分离出 2 5 1个丝核菌 (Rhizoctonia)菌株 ,其中 1 98株为禾谷丝核菌 (Rhizoctoniaceralis) ,占 78.9% ;5 3株为立枯丝核菌 (R .solani) ,占 2 1 .1 %。对 62个菌株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 ,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的致病力无显著差异 ,不同地区菌株的致病力亦没有明显差异 ,不同小麦品种对纹枯病菌的抗性显著不同。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菌原
致病力
《河南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 ,研究了密度、N肥用量 (包括P、K肥 )、化控 (DPC用量 )、整枝 (留叶枝的二级果枝数 )对标杂A1 产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 ,欲使标杂A1 获得高产 ,应以适当降低密度 ,增加施肥量 ,力争提高铃数为主攻方向。经皮棉产量≥ 2 1 0 0kg/hm2决策因素频率分析 ,置信区 95 %的农艺决策措施为 :密度 2 .1 5 1~ 2 .3475万株 /hm2 ;每公顷施纯N 441~ 463.0 5kg(P2 O52 4 5 .4~ 2 67.45kg ,K2 O 2 4 5 .4~ 2 67.45kg) ,用DPC 5 7.45~68.5 5g ,留二级果枝 1 2 .5 5~ 1 3.9个 /株
关键词:
杂交棉
标杂A1
农艺措施组合
数学模拟模型
《中国农学通报
》
2002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比较了黄河水和地下井水灌溉对水稻根系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河水种稻能明显提高根系活力 ,增加中、上部土层的根数和根重 ,促进根系生长。此外 ,对不同灌溉用水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及黄河水质等也作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黄河水灌溉
黄河水质